想起這些,宋濂頓時一咬牙,叫他了解自己究竟敗於何人之手也不錯。

“不必如此挫敗,你可瞭解之前推出的攤丁入畝與內閣制這些國策?”

宋濂一愣,“理應是瞭解的,如今許多朝中幹臣都在忙這兩策。”

說著,方孝孺的臉上同樣是露出仰慕的神色。

那兩項國策他當然明白。這會切實改變如今的大明朝廷,是個可供後世參考的佳策。

他自己也希望自己可以提出如此水平的計策當上名那千古名臣。

“既然知道,那你可曾瞭解此策究竟是和人提出?”

宋濂面色嚴肅的問。

“那自然是國公他們一塊商議得出。”

方孝孺想也沒想的回答道。

“然而,這良策其實出自他人之手。”

宋濂苦笑擺頭。

“出自他人之手?”

方孝孺立馬呆住了,隨後馬上回過神來,難以理解地看了一眼宋濂開口:“難不成,這良策這是您……?”

“噗,當然不是我。”

宋濂聞言有點臉紅,連忙搖著頭,索性開了口:“其實那剛好就是今日跟你辯論的朱波提出。”

方孝孺聽到此話,起初又是一愣,隨後便不停的擺頭失笑:

“先生也不必如此寬慰於我,您若是說是別的大臣提出的,那我還會信,你說是他那樣的孩子我是萬萬不信的。”

“為師又何曾騙過你呢?”

宋濂說罷,注視著對方的雙眼,嚴肅的開口道。

“先生……您說的難道……”

可是見到此刻宋濂如此嚴肅的樣子,方孝孺終於愣了,他也呆呆的看向宋濂。

突然就知道,宋濂剛才並非在說笑。

他很清楚自家先生的脾性,是個端端正正的君子之人,如果說謊自己絕對能夠看出來。

但是此時……

難道是真的?

方孝孺忽然困苦的嚥了咽口水道:“先生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

宋濂淡然的笑了,微微頷首表示肯定。

“但這也……如何會?”

方孝孺的臉上展示出難以理解的神色,接連擺頭說:“他不過如此少年,如何可以想到這般國策?不會的,不會的,這未免太玄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