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面面相覷(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些奸商,利用白銀廉價買走大明的東西,賺取中間的差價。而白銀貶值的惡果卻叫大明承受。
這種以鄰為壑的方法非常惡毒,但按著朱波的方法,才能有效的規避其中的風險。
朱元璋馬上命令劉伯溫趕緊回去主持內閣會議,把朱波的辦法擬成奏章自己會馬上提準發行。
談完這事以後,朱元璋又提起來,海水曬鹽的場地巨大,效果不佳,問朱波有什麼辦法沒有?
朱波笑了笑:“我們可以利用滷水製鹽呀。”
“滷水製鹽,怎麼個製法?”
“這得需要大量的燒鹼,具體方法我可以寫出來,也可以給您畫出一些圖紙,你把這些進獻給朝廷,馬上執行就行。”
由於鹽鐵歸朝廷專賣,朱元璋非常重視這事,於是就在朱波的書房裡盯著,很快,朱波就寫了一本《製鹽手冊》,並且畫出了圖紙,朱元璋馬上帶回了朝廷,叫朝臣們討論這個辦法的可行性。
這幾天,朱元璋的心情非常好,因為大明突然改變了幣制,所有的銀幣和銅幣都要折換成金幣才能做海外貿易。
而且在金幣的重量以及成色方面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
這些規定傳了出來,就那些跨海而來的奸商們叫苦不迭,大家面面相覷。
都說大明人傻錢多,遍地是黃金,就怕你不撿,到了以後卻發現,這就是謠言害死人呀。
不知道是誰在旁邊神助攻,大明的官方居然聰明瞭起來,所有需要購買大明貨物的貨幣,都要兌換成黃金,而且都要到指定的寶券局鑄造成一定規制的金錠。
黃金純度不夠的,還需要扣雜費,一整套政策下來,那些奸商輕視之心頓減,只好夾起尾巴,老老實實的跟大明做生意。
買到了大明的貨物以後,還要補交一大筆交易關稅,這就表明他們要把自己賺得的暴利大部分都要留在大明瞭,也真的鬱悶啊。
這些人坐船離境以後,交頭接耳一商量,既然大明不當這個冤大頭,那麼這個冤大頭也只有自己享受的的那些買家來當了。
還能怎麼辦?漲價唄。
回到他們本土怎麼漲價,朱元璋並不關心,他關心的只有一個,現在黃金源源不斷的進了大明的國庫。
自己金鑾殿上的盤龍柱,還有那些匾都可以重新塗一遍金粉了,這在從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兒,波兒可真是咱的福星呀!
想到這裡,他想叫朱波出仕為官的思想更加堅定了,只不過這小子嘴太臭,發誓要等著咱龍馭賓天之後才出來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