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不臣之心
章節報錯
三位首輔雖然經邦濟世之才很多,但精於經商的很少,都像鴨子聽雷一樣,聽著朱波侃侃而談。
“到時候,路遠的也源源不斷地運來,但咱們這塊需求總是有數的吧。等市場飽和了的時候,他們運來的糧食又不可能拉回去,那樣賠的會更多,這樣他們為了儘快脫手,就不得不平價銷售。”
“到那時,不用官方干預,用不了十天糧價就會降下來,這時候朝廷沒費一點銀子,就讓糧食源源不斷的免費運到了陝西,朝廷又不會花一點點補貼,就會叫糧價一點一點的降,到了平價水平甚至還低一些。”
“而朝廷損失的不過是頭三天高價收糧的銀子,但得到的卻是西安的糧價平穩,百姓安然度過荒年的利好,這是不是很好?”
“妙啊!”
在旁邊旁聽的三位首輔頓時叫絕,朱元璋也一拍桌子。
“波兒,馬上把這個命令釋出給陝西布政使,叫他按照這個辦法去做。”
朱波卻一臉愁容。
“爹,你是有什麼立場做這個決斷?就不怕會被朝廷砍頭嗎?就算您這個富國公有建議權,也沒有決策權啊。”
朱元璋愣了一下。
“那好吧,你就用電報告訴你的太平堂哥,叫他給布政使提一些建議吧,至於朝廷方面,爹會去斡旋,爭取叫你的建議立竿見影。”
由於得到了賑災的方法,朱元璋和三位首輔馬不停蹄的趕回了皇宮,於是他又召開內閣會議,詢問百官知不知道陝西鬧災的事。
這時候戶部侍郎張瀚文站了出來。
“皇上,現在四海昇平,天下晏然,絕不允許一干刁民妖言惑眾,請皇上下旨,將那些謊報災情煽動民變的傢伙斬首示眾,絕不能姑息!”
朱元璋卻回答說:“要是都如你說,朝廷要你這個戶部侍郎有什麼用,今天事出有因,朕不重罰你,暫時免去你戶部侍郎官職,改任國子監司業,你到國子監好好讀幾本書再來說話吧!”
由於朝廷採取了朱波的建議,西北的糧價逐漸控制了下來,而朱標則因為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也要與近期回朝了。
這些天朱元璋沒有過來,朱波正好抽空研究磁電轉化的實驗。
只可惜,他這裡的銅絲和鐵絲做工都相當的粗糙,做的那些實驗資料並不精密,還無法生產那種用於實際生產的電機。
看來,工業現代化離這大明王朝還相當的遙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就在他嘆息的時候,忽然接到四堂哥託人捎來到口信,請他今天上午去遊秦淮河。
唯恐他拒絕,朱棣在信中明確的提到不喝花酒,不招妓,只是兄弟之間把酒言歡,另外請堂弟去見見家人。
聽到四堂哥這麼說,朱波感覺無法推脫,也就騎著快馬趕到了河邊,只見朱棣領著一個僕人,正在岸邊等候。
看到朱波來了,朱棣相當親熱,把他領到湖邊的一個畫舫上,朱波早就知道,四堂哥跟著燕王朱棣,給國商司辦差,不僅四皇商,還有六品主事官銜。
最近跟著燕王殿下著實的掙了一些錢,也攢了一些家底,而這艘畫舫,就是他的家產之一,沒事的時候划著船,賞賞河景,頗得其樂。
船上的丫鬟以及僕人相當多,還有幾個家裡養的歌女樂師,看著貴賓來了以後,就開始奏樂上舞。
就在這時候,從裡面出來一個年輕的侍女,對朱棣說:“老爺,夫人親手燒了一尾鯉魚,請小叔叔吃好喝好。”
朱棣卻相當的豪爽:“大家都是一家人,還有什麼忌諱的?這是我的堂弟朱波,請夫人出來見見吧。”
不一會,就聽裡面環佩之聲輕響,一個雍容華貴的婦人領著一個剛會走的小娃娃緩緩的走了出來。看到有人出來,朱波趕緊站了起來。
朱棣趕緊給介紹:“這是你的四堂嫂徐氏,旁邊的是你侄兒朱熾。”
朱波不敢怠慢,趕緊起身行禮。
徐氏夫人看起來行動有些不便,只是微微欠身還了半禮說:“小叔不必多禮,大家都是一家人,隨意一些就好。”
朱棣繼續說:“我自從跟隨燕王殿下辦差以來,日子過得不錯,長子熾兒已經三歲,現在第二個孩子就要出生了,可謂福壽雙全,對於眼下的生活是相當珍惜的。”
看他這種略帶感慨的話,朱波不知道該如何接言,附和幾聲,誰知道,旁邊的徐氏卻說話了。
“只可惜這場富貴都像逢春的冰花,等太陽一出來,很快就煙消雲散,就連現在這場富貴能不能保住,還不好說呢。”
朱波聽了大吃一驚。
“四嫂何出此言?難道最近經商有什麼不順嗎?”
這時候,朱棣接過了話題。
“要知道,燕王殿下非常受皇上器重的,有什麼差事總是優先想到他,可是最近卻傳出了一些流言,說燕王殿下有不臣之心,更有大臣建議,不許殿下到燕地就國,永遠圈禁京城王府。”
朱波皺了皺眉,心說朱棣要反的話,我曾經提到過,可是又是誰傳到朝廷上去的?那天家裡只有兩個堂哥和老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