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關於魚菜共生系統的設想(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中午,當兩對小情侶從房間出來,相向而視視,都不約而同的笑出了聲。
這種簡易的房間就別扯什麼隔音效果了,也不知道昨天是誰打響的第一槍,從末世開始心中就揹著一肚子火的眾人這可是徹底放縱了一晚上,兩個房間此起彼伏的聲音如浪濤一般。
其結果就是大家第二天日上三竿才從床上爬起來。
周星願加入庇護所後很快便進入了工作狀態,叫上李姝穎,姐妹二人為小鵪鶉和母雞們量身定做了一個飼養屋。
給小鵪鶉的房子就做的很矮,一層只有二十五厘米,做了整整十層高,一個籠子能養差不多一百五十隻鵪鶉,而且佔地面積極小,在地下室養個幾千只都沒問題,而給雞做的籠子就相對而言大很多了,考慮到籠子的承重問題,李姝穎力排眾議,把層數定在了四層,和鵪鶉籠同樣的大小,容量卻只有三十隻左右。
考慮到核冬天的降溫影響,籠子的每一層都包裹著厚厚的保溫層,保溫層上有一個帶著柵格的托盤,蛋和糞便會掉落在托盤上,而托盤隨時可以取出更換,操作也很方便。
牲畜的糞便也是很好的肥料,但這裡面的門道不少,如果不經晾曬直接用來肥田的話,很可能把莊稼燒爛燒死,當然,種蘑菇就沒那麼多程式了,直接用就行。
上次從養殖場里弄到了一整套自動飼養裝置,花了不少功夫可算把這大傢伙搬進了地下室,接下來只需要把裝置魔改一番就可以用於半自動的灌溉了。
這樣一個大工程花了兩天時間才算完工,至於種什麼作物,眾人心中也有腹案。
大多數作物都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才能良好生長,可有些作物在不用進行光合作用也能長得很好,甚至還更好吃。
最典型的就是豆芽。
豆芽生長快,十天就可以吃了,營養豐富,在這黑暗艱苦的環境中,能吃上一口新鮮蔬菜,那真是莫大的幸福了。
正好上回在養殖場弄來了很多飼料豆子,一部分用來當種子種,一部分用來做豆芽,儘可能的做到可持續發展。
種豆芽十分簡單,甚至不需要泥土,只需要勤換水,勤澆水,十五天後就可以收穫鮮嫩的豆腐,可要種黃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所需要的各種肥料暫且都不論,光是泥土這一點,便是個大問題。
核彈爆炸後飄散開來的塵埃裡有著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有些半衰期短的元素可能一兩個月就消散了,可大部分都放射元素半衰期都很長很長,核戰爆發後一個月,輻射值會降低到一個稍微安全一點的水平,可有沒有人想過,那些大量的放射塵埃去了哪裡?
其實這很簡單,那些放射元素隨裹挾在塵埃上,隨著雨水的沖刷融進了泥土裡,這樣的泥土裡種植的作物別說能不能吃了,能不能存活下來都是一個未知數。
種豆芽這種活計易凌也是第一次做,摸著石頭過河,先是把自動投餵裝置改為了自動給水,種豆芽最好是半天一換水,可如今水資源十分珍貴,只能兩三天換一次水了,換下來的水還得用來灌溉菌類,給種植室保溼。
很快就能吃到新鮮蔬菜了,大家心裡也都激動無比,末世半個多月過去了,之前搜刮到的新鮮蔬菜全都爛掉了,還能吃的就只剩下了脫水凍乾和鹹菜。
照這麼吃下去,要不了多久酸菜鹹菜都得吃乾淨了。
人總是貪婪的,可正是因為這種貪婪人類才能有動力像更美好的生活發起衝擊。
為了大家以後能吃到新鮮蔬菜,易凌決定在地面之上修建一座蔬菜種植場。
這可是一個超極大工程,新鮮蔬菜的誘惑調動起了大家都積極性,一個個要點都被點明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