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易凌從地窖裡搬來了很多保溫材料,給種植室和養殖間單獨蓋了個房間,又用單獨的管道進行通風。

這樣一是可以控制種植室的溫度和溼度,二是可以分隔開居住區和工作區,要不然等到牲畜多了,那股氣味傳出去這地下室怕是不用住人了。

這樣做有好吃也有壞處,比如金針菇需要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才好生長,外接的管道對通風系統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而且耗電量也增加了不少。

用電方面的計劃得今早提上日程了,還有取暖方面也得上心了。

庇護所之前的保溫設施雖算完備,但在核冬天這種極短環境裡還是不夠看的,易凌不得不對庇護所的進行了全面的保暖升級,又在保溫材料上抹了一層大白,零零碎碎的弄完整個避難所,已經是四天以後了。

剩下的保溫材料已經不夠加固這麼多地窖了,只能選擇性的改裝了幾個裝機械和器材的地窖,而裝食物和生活物資的地窖就更不需要保溫了。

家裡的東西弄得差不多了,外出探索就該提上日程,昨天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雨,現在正是出門的好時機。

用布料製作了一條簡易的彈藥腰帶,腰帶上帶了四個彈匣和兩把手槍,一把92一把64,揹包裡還帶了兩盒子彈。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易凌在揹包裡裝了一個醫療箱,四十塊壓縮餅乾,八瓶功能性飲料,還有應急的求生物資等等。

因為路途遙遠,易凌在車上裝了三箱柴油以備不時之需,為了應對路途上發生的故障,易凌甚至還帶了一本維修手冊還有一箱子修車工具,還帶了專業的牽引鏈用來拖拽攔路的車輛。

十八號線在五環正南方,如果要過去的話,走城區肯定堵成麻花,郊區小路不好排障,剩下的選擇就不是那麼多了……

就目前來看的話,先走三環的繞城高速,然後從主幹道往南走,這是理論上最容易走的路,不過缺點就是要先繞到三環。

五環的繞城高速雖然可以直達,但是四車道萬一堵死,想清出一條通路來,那難度遠高於清理三環的八車道。

不管怎麼說,還是先去看看吧。

再三檢查了庇護所的隱蔽偽裝,確認沒問題後,易凌這才開始了新的旅程。

因為這次旅程主要目的是載人,易凌這次攜帶了兩套防化服,一套自己穿一套給未來的工程師備著。

不僅如此,易凌還自制了四套防護服。

自制的防護服相當簡易,最內層是一件毛衣,中層是一件加厚風衣,兩套衣服中加了一層鉛板,最外層是如同雨衣一般的養蜂服,面部和頭部的護理才用了醫療用的橡膠頭套以及防毒面具。

這樣一套衣服那可是相當重的,穿上這套衣服就像被關進了一個籠子,那滋味肯定是不好受,不過為了安全也只能這樣了。

拖拉機緩緩開動,向著主幹道前進。

郊區的道路並不擁堵,偶爾有幾輛車窗全破的車側翻在路邊,一些焦黑的斷肢散落在一旁,易凌仔細看還能看到車內那張嚴重腐敗的面龐。

好一副地獄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