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秀文一曲情愫斷人腸,眾人雖然同感悲切,但不知是何人竟能獲得如此佳人一片痴心。場間男子一時倍感失落。

“下一位,龍吟。”

龍吟上前行禮。

“所用何器?”

“吾擊掌踏歌。”

“請。”

龍吟走到場間,肅然而立,目光緩緩環視。並非看向眾人,而是看向遠處,那是一片茫茫滄海,還有重重疊疊的山巒。

他緩緩道:“此歌為我日常所悟,取名《天地作合》,謹以此歌明我心志。”

說罷,他雙掌相交,掌間微光泛起。

“啪!”第一次掌擊響起,聲脆而音長。

掌聲尚未消散,他右腳提起,猛跺地面,“噔!”一聲震響,聲沉而地撼。

龍吟本就氣宇軒昂,此時一身白衣立於場中,自有一番不可言喻之芳華氣勢。他將真氣灌於四肢,相擊時所發出的音韻竟然絲毫不弱於樂器,頗有自成一體之意。

開場過後,龍吟擊掌不斷,腳步不停,擊掌聲和踏腳聲交替起伏,目光卻已掠向萬里神州。歌道:

莽莽蒼蒼兮,群山巍峨。

日月光照兮,紛紜錯落。

絲竹共振兮,執節者歌。

行雲流水兮,用心無多。

天地有大道兮,可解我神州之苦。

正道是滄桑兮,豈容我輩苟存。

求大道以弭兵兮,凌萬物而超脫。

覓知音,固難得兮。

唯天地與作合。

求大道以弭兵兮,凌萬物而超脫。

覓知音,無奈何兮。

唯天地與作合。

龍吟歌閉回場。歌聲雖簡短,境意卻非凡。雖只一擊一跺,但一股望斷古今,一往無前的氣勢撲面而來。其中更夾雜著勇者特有的寂寞與蕭索,直可謂“雖千萬人,吾往矣!”

同為男兒,場間大多男子自問境界氣勢實在難以比其萬一。

一個年不足二十,道不過三重的少年竟對天地大道有如此領悟。一眾道天教眾,包括叶音純和紅衣主教們均感驚駭莫名。

接下來幾位選手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其中上官雲的古瑟《大漠孤煙》和燕州三位美女的古箏演奏《碧海潮生三部曲》音律功底深厚,令人賞心悅目。阿可蓮的歌舞《七月火把》更是激情熱烈,直接讓眾參賽選手玩起了共舞,場面一時熱鬧非凡。當然,管野、上官顏等人則只能拉拉二胡,吹吹笛子,結果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