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帝和顧邵聽到這話,都是一愣。

對啊,按人口收稅,的確存在很多弊端,但每個縣的土地是有數的,不管是否兼併,但只要種地,都要繳稅,那才合理。

顧邵也非常吃驚,但很快也意識到推行起來,也困難重重。

“李將軍,推行這樣的稅收,也困難重重。”

李元青哈哈一笑,“想從別人口袋裡面掏錢,別人當然不樂意呀!”

李元青的這句玩笑,頓時逗笑了周平帝和顧邵。

周平帝指了指李元青,“我最喜歡聽李愛卿說話,話糙理不糙的,一下子就能說到問題的重點。”

“朕現在千方百計地就是想從那些勳貴世家大族甚至官員的身上掏錢,然後用在修橋鋪路,興修水利,用在老百姓的身上。”

“現在很多田產,尤其是官員的,很多都沒有交稅。只收老百姓的稅,讓朕覺得也不公平。”

“李愛卿,你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件事情嗎?最好是能解決,但付出代價小的,影響也小一點。”

顧邵看向李元青,“這裡就陛下和顧某,李將軍,你暢所欲言。”

“如果你的辦法好,陛下自然會記得你的功勞。同時還不往外說這是你的主意,對你也沒有多大影響。”

周平帝也連連點頭,“對,所有影響,朕承擔。”

李元青笑笑,“竟然陛下和顧大人都這麼說了,那微臣暢所欲言。”

“其實這件事情不能夠一概而論。收稅,分為收稅者,以及納稅者。”

“只要負責收稅的人,能夠管理,甚至控制被收稅的人,那這事情就算有影響,也翻不起風浪。”

“以朝廷主導,先保證官員的一部分利益。那麼對官員的稅收,可以減少,但不能沒有限制。”

“比如考上秀才,可以免稅二十畝,超過二十畝地,超出的部分,那就要收稅。”

“比如有舉人功名,可以免稅一百畝或者兩百畝,當然了,這個數量陛下和大臣自己商量,超出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收稅。”

“考上進士,免稅的田地數量更多。這是針對我們文官,考上武舉,軍中立功,這些都可以免稅。”

“雖然很繁瑣,但具體的操作規範下來之後,後續的阻力就會相應少一些。”

“只要能夠安撫住官員和軍隊,勳貴和世家大族,就算想反對,他們也站不住腳。”

“如果不納稅,一個世家大族,有上萬畝地,甚至幾萬畝地,朝廷對其沒有管轄權,也沒有收稅的權力,那豈不是相當於國中之國?”

國中之國?

周平帝聽到這四個字的時候,震驚不已。

是啊!

那些世家大族不交稅,收的糧食賺的錢都在自己腰包裡,對朝廷,對社稷,又有什麼好處呢?

沒有。

反倒是朝廷興修水利,派兵打仗,保護邊疆和農田,和百姓,當然也保護了這些世家大族,花費很多。

顧邵想想自家的地,的確有很多,沒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