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舉三得(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元青笑了笑,“既然因為這兩個原因反對,那就解決這兩個問題,不勞民傷財,讓老百姓自開河道,這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
這時候,顧邵和大皇子都看了過來,“那如何做到呢?興修水利,需要大量的銀子。即使現在國庫充盈,也未必能夠負擔得起如此浩大的工程。”
“老百姓出勞役,也比往年辛苦,他們根本就不願意,就會形成民怨。”
李元青輕笑,“修水陸,全大周的人都能用,沒道理國家出錢了,老百姓出力了,中間計程車大夫和商人不出錢。畢竟他們也會用啊!”
“有民怨,那是因為老百姓免費乾重活,當然不願意,可花錢僱傭老百姓幹活。能賺到錢,讓老百姓的日子更好過一些,想必民怨會少一些。”
顧邵詫異,“李將軍,你能讓無利不起早的商人自願掏錢?”
李元青點頭,“把河道分成一段又一段,然後組織有錢的商人,給錢,就有官方的碑文立在河道邊,並且搭建功德亭,把捐錢的商人名字寫在上面。”
“捐得越多,榮譽就越多,陛下可以給個低等的爵位,就算不給爵位,也能嘉獎。總之,商人想要好名聲,就要出錢,還得出得心甘情願。”
顧邵和大皇子相視一看,如果他們是商人或者當地的富戶,當然願意捐點銀子,在功德亭的碑文上留下來名字,供世人瞻仰。
“李將軍,你這主意不錯。”顧邵笑道,“這樣不僅商人想出銀子,估計當地的名門望族,也願意留名。沒有名字的,反而會被人看不上。”
李元青笑笑,“還有一個辦法,官府現在抓沒籍的奴僕,一旦被抓到,重罰其主人,但會恢復奴僕的自由身。”
“徭役只是安排在自由身的老百姓身上,我覺得不公平。家裡有多少奴僕,也要按人頭,要麼去幹勞役,要麼出錢,免除勞役,讓願意幹勞役人,幹活賺錢。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大皇子震驚,眨眨眼睛,“還能這麼做啊?”
李元青點頭,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可以這樣做,你看那些世家大族,僕從成群,但奴僕因為是奴籍,不用交稅,也不用服勞役。”
“現在大周迅速擴張,需要人口,這樣的舉措,還能改善世家大族越來越多奴僕的局面。”
雖然現在是封建社會,但自由民才是朝廷統治的基礎。那些奴僕,從身份上算是有他們賣身契的主人的附庸。
“現在陛下威望很高,而且也是朝廷需要,因此我覺得應該能夠推行。處理好這些事情,我覺得興修的水路,還能更大更寬更長一些。”
顧邵哈哈一些,“相當可以!接下來就是如何組織,如何監督的問題了。”
大皇子沒想到這麼複雜的事情,居然在李大將軍的三言兩語中解決了。
雖然中間實施起來,需要耗費很多物力和人力,但這的確是個創舉。
“如果整體同時興修,的確困難重重,但咱們可以選擇一段,開始實驗。反正來日方長,一年修一段,幾年就能修好了。”
李元青眼露讚賞,“大皇子聰慧過人,此舉甚好。如果第一段能夠順利完工,朝廷和商人士大夫,世家大族除了錢,老百姓幹活賺到了錢,河道挖寬挖長了,一舉三得。”
“有這樣的典型在先,接下來再修下面的,阻力就會少很多。大家都知道好處,一定非常歡迎。到時候,不僅百姓歌頌,地方官熱衷,就連當地的出錢的人,也非常歡迎啊!”
大皇子心情雀躍,跟李元青和顧邵談過之後,整理措辭,然後令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此時的周平帝收到大皇子送來的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從頭開始自學。
這一學,周平帝迅速沉浸其中,甚至忘了批改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