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李麗騎馬在前,如果路上有行人,她們會主動降低速度,不會驚擾百姓和牛馬。

遇到沒人的時候,才會加快速度。

從縣城到吉祥鎮八十里,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

看到吉祥鎮上忙忙碌碌,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李蓉和李麗激動不已。

直接從馬上下來,把馬交給身邊的侍衛,然後開始逛街。

“麗姐,我想吃粘米糕。”

“哎呀,江米條也好吃。”

“還有肉粽,肉吃好吃了。”

……

李蓉和李麗覺得街上的東西都好吃,雖然很多東西在外地也有,但總覺得沒有當地好吃。

就在她們逛街的時候,有李家村的人看到了李蓉和李麗,“阿蓉,阿麗,你們回來了?”

李蓉點頭,“是的呢,李七爺爺,我爹進入內閣了,調入京城為官。陛下特許我爹孃衣錦還鄉,我們就跟著回來了。”

李七爺爺一聽這話,大喜過望,“我們老李家祖墳冒青煙了,元青都入閣了。”

那邊的三寡婦也聽到了,趕緊從鋪子裡出來,“阿蓉阿麗,快來,我這裡有上好的解暑茶。”

李蓉笑笑,“多謝您了,不過我們不渴。”

李英娘從鋪子裡出來,看到李蓉和李麗,眉開眼笑,“太好了,三哥三嫂都回來了,我家裡有好酒,我讓你們姑父送一些過去。”

李蓉笑道:“多謝小姑,就不跟你客氣了。”

李英娘見李蓉和李麗喊她姑姑,也非常開心,催促,“小花姐整天惦記你們呢,我就不留你們了,趕緊早點回去。”

李麗點頭,“嗯,我們先回去了。稍後再來拜訪小姑。”

看著李蓉和李麗離開,李英娘滿心佩服地看向乾孃,“娘,我這輩子多虧了您,要不是您救了我,不是您教導我,我哪裡有現在的好日子啊?”

三寡婦笑了笑,“你聽話就好,這人在哪個山頭就該唱哪個山頭的歌,心裡明白了,日子就好過。”

家裡看著酒館和雜貨鋪子,一年能掙千兩的銀子,積累十年,那就是富戶。

在老家玉陽府,哪裡有這樣的好日子啊?

周老頭深藏功與名,在櫃檯後面看著賬本,感慨當初懸崖勒馬,改邪歸正。

現在孫子和孫女的舅舅,那可是入閣的重臣。

現在李元青年紀輕輕,等到孩子長大,才不過壯年,能借上力。

現在兒媳婦又生了一個孫子,等休養兩年再生,多幾個孩子,總能有會讀書的。

反正家裡有錢,能供得起讀書。

李芳正在吉祥綢緞莊做生意,今天趕集,這裡的生意很好,從早上到現在一直忙碌著,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

就在這時候,聽到門外猶如喊,“姐!”

李芳猛地抬頭,然後看一下門口,手中的筆落在桌子上,“阿麗阿蓉,你們回來啦?三叔和三嬸呢?”

李麗連忙跑過來,用力地抱著姐姐,“姐,我可想你了!你成親的時候我沒有回來,對不起!”

李芳反手抱著妹妹,紅了眼睛,“路途遙遠,你不能回來,我心裡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