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兒成親的好事已經定下,可身邊只有一個遠房曾侄孫,跟她一起分享。

如果老頭子,兒子兒媳婦也在世,一定會更加高興。

顧晉不放心顧老夫人,一直沒有回金陵。

雖然不在書院讀書,但顧晉只要在家,都有認真讀書。

不僅如此,在跟齊家交往的過程中,還認識了齊家的哥兒,也有考上舉人,準備科舉考試。

倒也能互相切磋,互相學習。

顧老夫人不想耽擱顧晉讀書,既然顧晉不回金陵,就安排他在京城的書院借讀。

顧邵本來在京城,名聲就很好。

才華橫溢,不是一句形容詞,而是實事求是。

現在顧大人即將成為駙馬,而且簡在帝心,他的侄子想要在京城的白鶴書院借讀,輕而易舉。

於是顧晉就成了京城白鶴書院的一名借讀學子。

不過顧晉放不下老夫人,每天來往家裡和書院,倒也充實。

顧晉覺得一時半會回不到金陵,也回不到崔陽縣,但他想阿麗姑娘。

於是寫了封信,而且還給阿麗姑娘買了個簪子,放在盒子裡,一起交給曾伯祖母。

用完膳的時候,顧晉把盒子交給老夫人。

“曾伯祖母,這是我給阿麗姑娘買的簪子,還有我一封信,告訴她,我在京城了。”

“等到我回崔陽縣,一定給她足夠的體面,讓她放心,不要著急。”

顧老夫人感慨,讚許地看向顧晉。

“七郎,你就不錯。你三叔要是有你這份貼心,我這重孫子早就抱上了。”

顧晉搖頭失笑,“曾伯祖母,您別遺憾了。三叔那是沒碰到合適的,碰到了,三叔早就願意了。”

“三叔現在每隔幾天就來一封信,有給您的,也有給九公主的,可見真得上心了。”

“正所謂好飯不怕晚,好事多磨,三叔這一次終於如願以償了。”

顧老夫人聽到這話,眉開眼笑。

“七郎,你說得對。按照時間,阿蓉和阿麗想必現在還在蘭陵,我這就把信送過去。”

顧晉笑了,爽朗英俊,“多謝曾伯祖母。”

顧老夫人抿嘴一笑,“七郎,你是個聰明孩子,在京城,並不比在金陵誘惑少。”

“你可得把持住,否則德瑞夫人不會把阿麗嫁給你,到時候你哭都沒地方哭。”

顧晉連忙躬身行禮,面色凝重。

“老夫人,您放心,七郎知道輕重。外面的女人都是紅粉骷髏,會害人的。”

“我可不敢在外面胡來,再說了,七郎一直醉心學業,想要在科舉上有所進益,光宗耀祖。”

顧老夫人滿意地笑了,“好,好孩子。聽老人言,沒錯,不走彎路。”

顧老夫人和顧晉的書信,禮物,被家裡的僕人一路送往蘭陵城。

此時李蓉和李麗在蘭陵城過得非常愜意。

蘭陵侯和蘭陵侯齊老夫人看到外孫女回來,非常開心。

齊淑媛跟著祖母住在蘭陵,就為了等李蓉,招待李蓉。

這段時間,她們幾乎把蘭陵周邊的山山水水都玩遍了,心情愜意,也買了很多當地的特色禮物。

這一日,李蓉收到了金陵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