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不以為然,神情頗為傲嬌,“不喜歡。”

柳盼兒解釋,不希望丈夫對顧家成見太深,“其實你不在的時候,顧老夫人和顧邵對我們多有照顧。不僅在京城,我帶著孩子在江南跑生意,也是在顧家幫助之下。沒有顧家商隊,我可不能輕易出門。”

李元青撓頭,不緊不慢,“我跟顧邵之間,說公事可以,說私事,完全沒有必要。跟他沒說話說,咱們家得了顧家的幫助,那就給顧家謝禮。以後我們也幫助顧家,其實不用那麼在意支根末節。”

“本來同行,就跟扎眼,如果我們表現的關係很好,不妥當。畢竟我是武官,他是文官。總要表現出不惜不太好的樣子,少惹是非。上面的那位,也不希望臣子拉幫結隊,結黨營私。”

“是嗎?”柳盼兒半信半疑,“沒有其他的意思?”

李元青點頭,“沒有,完全沒有。”

同樣的對話,也在顧家發生。

顧老夫人見孫子無聊,催促孫子過來找李元青說話,但被顧邵拒絕了。

顧老夫人挑眉,眼神探尋,“為何不願意?莫非你仍舊……”

顧邵連連搖頭否認,“不是,完全沒有!我和李元青說公事可以,但私交不太好,孫兒也沒話跟他說。再者,路上也不是說話的地方,所以沒必要說話。”

顧老夫人眯著眼睛,選擇相信孫兒,“但願你說的是真的,可不要騙我,更不要鑽牛角尖。”

“祖母放心,孫兒不會。”顧邵笑了,安慰祖母。

曾經的那點愛慕旖旎之心,也淡了。

不可能的事情,顧邵不想繼續糾結,也不想有太多的怨懟。

不過,這不代表他就願意跟李元青成為好朋友。

內心的嫉妒,還在。

能成為一起共事,還不拖後腿的同僚,已經是顧邵能做到的最大的程度。

至於相談甚歡,呵呵,算了吧,沒那心情。

顧邵和李元青在能力上,惺惺相惜,也可以互相互補,但在私交上,屬於兩看兩相厭的那種。

顧邵覺得李元青這人不按常理出牌,而且為人粗魯,小心眼。

李元青覺得顧邵這個人假模假樣,而且長得太好,小白臉,小肚雞腸。

就這樣,這一路上,足足走了一個月零五天。

李元青和顧邵,從來沒有一張桌子上吃飯,迎頭碰上之後,總會皮笑肉不笑地互相打招呼,錯開身之後,立即就拉下來臉。

即使顧老夫人和柳盼兒再三詢問,他們是否有仇怨,如果有,可以互相道歉,解決私怨。

可李元青和顧邵都再三保證,沒有私怨。

但柳盼兒和顧老夫人不信,孩子們也不信。

顧老夫人擔心柳盼兒多想,專門跟柳盼兒說:“盼兒,邵兒從小就是慢性子,若是有做得不對的地方,還請你在元青面前說幾句好話,別在意。若是做得過分,你一定要跟我說,我一定好好收拾那個臭小子。”

柳盼兒搖頭苦笑,“老夫人,我也想找機會跟您說呢。若是元青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您一定海涵,也在顧大人面前勸說,莫要跟元青一般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