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柳盼兒做到了,而且還能善於發現嘗試新的作物,種植出來這麼高產的作物。

有了紅薯和土豆這樣的祥瑞,想必以後再也沒有人詆譭陛下的皇位來得不正。

梁公公笑了,低頭看向李小寶和李楠,這一看,他居然覺得這兩個小孩,長得有幾分眼緣,他挺喜歡。

梁公公從袖筒裡掏出來兩個金瓜子,遞給李小寶和李楠,“看你們順眼,這兩個金瓜子賞給你們買糖吃。等你們有能耐到了京城,雜家請你們吃飯。”

李小寶撓頭,看了看金瓜子,又看了看梁公公,“我得問問我娘,能不能要?”

李楠已經顛顛地跑到柳盼兒的身邊,拉著柳盼兒的手。

柳盼兒蹲下來,仔細聆聽女兒的話,聽說梁公公要給他們金瓜子,頗為詫異,領著李楠走了過來,“梁公公賞賜,小寶和阿楠,你們收下吧,還不快點謝謝梁公公?”

李楠和李小寶接了過來,“謝謝梁公公。”

梁寶笑笑,“不用謝,我也是看你們有眼緣。”

柳盼兒感謝,“感謝梁公公這份眼緣,是他們的福分。”

這可是大周皇帝身邊最為信任的內侍,柳盼兒以後能不能利用改良的東西得到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多的庇護,跟這個梁公公打好關係,至關重要。

梁公公笑笑,“德瑞夫人,以後再接再厲,陛下和雜家在京城等著你好訊息。”

柳盼兒抿嘴一笑,指了指院子中間的打穀場上,堆得厚厚的稻穀,“那我現在就跟梁公公說個好訊息,我家的稻穀只來得及種植一季,這一季的產量粗略統計平均畝產七百斤,是當地水稻產量兩倍半,有的是三倍。這裡的氣候可以種植雙季稻,明年我準備嘗試種植雙季稻,一年的畝產量有望超過一千斤。”

梁寶聽到這話,微微一愣,他曾經聽陛下跟大臣們討論紅薯和土豆。

這兩樣東西的確高產,但運輸和儲存相比較穀物,就差了一些,而且稻穀和小麥是主糧,對大周江山社稷,更加重要,因此需要大力開發南方。

南方是種植水稻的主要產區,雙季稻的種植,一年兩季產量高達五百到六百斤。這柳娘子的單季稻就達到了七百斤,明年的雙季稻,只要不出意外,絕對能超過一千斤。

這對大周的意義太重大了。

“雜家相信德瑞夫人的話,回京城之後,稟告陛下,明年會派大農司的人過來一起跟德瑞夫人試驗明年的雙季稻。若是能夠達到目標,意義重大,陛下一定重重有賞賜。”梁公公鄭重回答,非常在意。

柳盼兒點頭,“臣婦一定竭盡所能,不辜負陛下和梁公公的期望。”

天色漸晚,欽差顧邵帶著梁公公和那些大臣離開。

縣令劉大人也十分激動,臨走之前,還仔細交代柳盼兒,“夫人,這稻穀產量那麼高,本官想採購種子,用於在崔陽縣推廣,還請夫人行方便。”

今年的政績穩妥了,明年如果水稻的產量又能翻一番,明年的政績很好。升官,板上釘釘,水到渠成。

柳盼兒點了點頭,“能夠推廣好的稻種,自然很好。除了留種的稻穀,其他全部賣給官府。價格就按照以前水稻的價格,不要抬高價格。崔陽縣富裕了,好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才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