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碗粥之後,鄭老大更加舒坦。

其他人也紛紛盛粥,稱讚連連。

鄭老大對著李大寶豎起大拇指,笑著說哦:“小東家,你家的餅好吃,裡面夾著的是豬下水嗎?”

李大寶點頭,笑著回答:“是的,別看是豬下水,但用很多香料做出來的,味道可香了。”

“豬下水,能做得好吃,不簡單,我在白沙鎮沒吃過。”鄭老大試探。

“那當然,這可是李秘方。不過,等到我們村裡有人去鎮子上開鋪子,到時候你們就能買到了。”李大寶回答,村長爺爺買了方子,等到秋收結束,房子蓋好,估計就要去鎮子上開滷肉鋪子了。

鄭老大羨慕,“到時候,一定去捧場。”

下水這東西,就算用香料做出來的味道很好,但價格也不會太貴。

如果太貴,顧客寧願賣肉,不買豬下水。

他們剛吃好飯,柳盼兒趕著牛車又到了。

鄭老大準備用扁擔挑著筐子裡的稻穗,送下去,但被柳盼兒攔住了,“鄭家大哥,你們剛吃過飯,不能立即乾重活,對身體不好。你們要是閒不下來,先蹲下來或者坐在稻個子,把昨天我們收割的稻穗割下來。”

“多謝大家體恤。”鄭老大沒有拒絕,剛吃完飯,的確不想動彈,還有點撐。

東家準備這麼好吃的東西,而且還讓他們幹輕活,真是太善心了。鄭老大家裡父親早逝,母親含辛茹苦他們兄弟三個養大。他是長子,長兄如父,幾乎每年都出來幹一段時間的短工。等弟弟大了,就帶著兩個弟弟和村民一起幹短工,補貼家用。

光靠家裡的那點產出,只能吃飽,但攢不了幾個錢。

一定好好幹,說不定這家明年也招人,就不用四處找活了。

這些人的想法,其實也正中柳盼兒的心思。村裡人地裡收穫的日期,跟她家差不多,從村裡僱不到人幹活。

其他村子就不一樣了,有固定的人幹活,知根知底,也不用她每次有活都要去鎮子上去找。

不過柳盼兒現在沒說,她在觀察。

她願意高工錢,好的伙食,當然想換來僱工的辛勤工作。

如果不能,就是她這個管理者的失敗。

這八個人都是幹活的老把式,加上李大寶和柳盼兒,還有忙完之後,趕過來的劉氏,用了一個多時辰,就把昨天收割的兩畝地的稻穗,全部割下來了。

人多力量大,幹活也快。

鄭老大帶人開始把竹筐的稻穗背下去,牛車上每次只能放十二筐,剩下的,只能待會再來拉。

柳盼兒趕著牛車,讓李大寶在地裡,畢竟劉氏也在,避免村裡人說閒話。

又來回六趟,終於把現有的收割好的稻穗,全部運送到家。

李芳、李麗和李蓉,戴著遮陽的斗笠,正在拿著耙犁翻著地上暴曬的稻穗,有的稻穗幹了,稻穀自動脫落。

如果不能自動脫落,再用棍子砸幾下,就能下來了。

中午柳盼兒做飯,今天早上,家裡下得個簍子裡,有很多黃鱔。今天中午就吃爆炒黃鱔,外加一個涼拌缸豆和青菜蛋花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