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紅薯和土豆產量很高,但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缺點,不好儲存和運輸。

像穀物曬乾之後,妥善儲存,可以儲存好幾年,但紅薯和土豆不行,所以這些並不能完全成為最主要的糧食。

穀物的地位,尤其是水稻,並不會因為紅薯和土豆的出現改變。

因此雙季稻的增收,對於江南的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說了,紅薯和土豆是欽差顧大人的功勞,他就算有點功勞,但也只是輔助。

如果明年的雙季稻的產量增加,就是他的政績。

雖然他出身世家,但為了給他弄江南的缺,花了不少銀子和人情。新帝手段強硬,對付貪汙受賄,貪贓枉法的官員,絕對不手軟。

因此,他想要升官,不能靠手裡的銀子,還得實打實的政績。

機會就在眼前,縣令劉大人又不是傻子,當然會毫不猶豫地安排下去,對他來說,只不過一點銀子的事情。

如果成功了,那就是相當大的政績。

柳盼兒行了個萬福,淺笑回答:“多謝劉大人鼓勵,民婦一定多嘗試。”

劉大人頗為期待,這個柳娘子的舉措,屢次令人驚豔。希望明年的現在,他也再次被驚豔到。

半個時辰之後,劉大人的侍衛回來了,手裡拿著十個成熟的稻穗,“大人,這是隔壁夾板橋村稻田裡的稻穗,那邊的稻穀已經開始收割了。”

劉大人接過來,拿在手裡,然後跑到柳盼兒家的稻田地頭,一一對比,發現柳盼兒家的稻穗稻穀顆粒不僅多,而且更加飽滿。

“好水稻!”劉大人稱讚,也揪了十個稻穗,“柳娘子,本官拿回去記錄一下,你家的稻穗到底比當地其他家的稻穀平均每穗多出來多少粒。”

柳盼兒恭敬回答:“劉大人心繫百姓,民婦欽佩,大人隨意摘取便是。”

劉大人拿著這些稻穗回去,準備親自數數。

打穀場已經弄好了,柳盼兒去了一趟白沙鎮買了很多鐮刀,準備收割田裡的稻穀。她們將近十畝地的水稻,對於他們一家都是婦孺來說,是非常艱鉅的任務。

如果可以,她想僱傭人幹活。

不過李家村的人,家家戶戶都有水稻,估計大家都先忙著自家的,暫時沒時間出來給別人收割水稻。

柳盼兒看向大嫂和孩子,“你們真的要親自收割水稻嗎?又熱又曬!可能你們的臉,都會曬黑曬脫皮。”

劉氏笑笑,“曬黑了怕什麼!現在最重要的是咱們的稻穀,不能馬虎。雖然咱們現在手裡有銀子了,可以買糧食吃,但自家種植的水稻,顆粒歸倉,才能安心。”

李大寶拍著胸脯,“娘,我也能收割水稻,我力氣大著呢!”

李芳和李麗兩姐妹,也表示她們可以割稻子。

李蓉也爭先恐後,“娘,我也去,我力氣也大。”

柳盼兒想了想,眼神看向小兒子小女兒,“阿楠和小寶還小,而且我們都去地裡幹活,誰在家裡做飯啊?阿蓉和阿麗、阿芳,輪流在家帶孩子做飯。”

劉氏搖頭,“阿蓉比阿芳和阿麗小,就在家裡做飯帶孩子,不用輪換。”

“三嬸,阿蓉妹妹比我們小兩歲,等到長大了,再讓她下地。我們力氣大,吃得多,能幹更重的活。”李芳說道,愛護妹妹。

感受到姐姐們的愛護,李蓉也很感動,“謝謝姐姐,我在家裡給你們做好吃的。”

就這樣做好安排,劉氏磨鐮刀,準備明天就開始收割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