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傷風感冒,吃點藥就能看好的。

現在也沒有外科手術干預,對於心臟病很難治。

柳盼兒面露關切,急忙問:“胸口怎麼個疼法呀?不行,待會我們吃過飯,我帶你去縣城看大夫!”

柳盼兒見孃親誤會了,連忙解釋,“娘,是心情不好,不是心痛!”

“那你為什麼心情不好呀?在學堂裡面被人欺負了?還是說夫子講的話內容聽不懂?”柳盼兒問,李楠是一個非常活潑外向的孩子,很少會像這樣心情低落。

李楠嘆息一聲,“我們學堂裡的小姑娘,都被她娘或者她奶奶帶走了,不給讀了!”

柳盼兒微微一愣,“為什麼呀?是因為學堂裡面收學費嗎?”

李楠搖頭,也覺得非常疑惑,“不是因為交不起束脩,而是她們說傷風敗俗,還說什麼男女七歲不同席!我也不懂,想不明白怎麼回事!”

劉氏端著菜進來,“這事情我知道,本來我們村裡人並不覺得有什麼!畢竟十歲以下的孩子還小,根本就不懂得男女大防。在一些讀書識字,也挺好。畢竟學堂裡面只有郭娘子一個夫子,還沒找到其他合適的。”

“可是外村有個媒婆,來我們村裡說親,不知道怎麼的知道學堂裡面男女一起讀書之後,就亂說我們吉祥村不懂規矩。姑娘家沒了清白,以後還怎麼說婆家?”

柳盼兒聽到這話,額頭上三根黑線,“我看這些人就吃飽了撐的,都是孩子,腦子裡哪有這麼齷齪的想法?都是大人胡亂想!”

劉氏點了點頭,面露厭惡,“誰說不是呢?不僅如此,我們家的姑娘還好,不用裹小腳。我聽說這南方的家裡但凡有幾十畝地有點錢的,都說三寸金蓮好看,給女子裹小腳。哎喲喂,那小腳,也只不過跟我的手差不多大。走路搖搖晃晃,走不了多遠就疼得難受。”

柳盼兒還真沒有關注這些,此時也頗為震驚,“這樣的陋習,在北方並不多,在南方很多嗎?”

劉氏點頭,“前段時間,周老頭的大兒媳婦王氏給女兒裹小腳,三寡婦親眼看到,也嚇了一跳。回來還跟村裡人說,我們才關注。”

柳盼兒皺眉,“明天我就去縣城,麻煩劉縣令給我介紹一個秀才,來我們村教書。男女分開,這樣就不會被人非議了。”

封建禮教綱常之下,柳盼兒也沒有能力抵抗。

男女有別,柳盼兒還能接受這樣的理由。

可是裹小腳這樣的事情,柳盼兒堅決不能忍。

當天晚上,柳盼兒就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柳盼兒寫給大周陛下的,抨擊裹小腳這種畸形的美是陋習,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它不僅殘害女人的身體,更會束縛女性的自由。

裹小腳,走不遠,除了家前屋後,幾步遠的地方,還能去哪呢?

女人沒有強健的身體,怎麼能生出來身體健康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