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盼兒聽到這話,面露詫異,笑了笑,表情得意,“我家姑娘這麼好,吳夫人有想法,很正常啊!”

聽到柳盼兒的話,劉氏也笑了,“咱們家的孩子不用別人誇了,就你一個人就誇得她們整日找不到北了。”

柳盼兒不以為然,“小花姐此言差矣,咱們教孩子,不能一味的訓斥,除非她們犯錯了,我們要嚴厲教導。平時她們做得很好,就應該誇獎。這樣才能性格樂觀,而且性格也堅韌。遇到困難,不屈不撓,想辦法解決問題,才能順利渡過難關。”

劉氏點頭,覺得這些話,很有道理,“這吳夫人是個爽快的人,做生意公道,也精明。之前她來幾次糧鋪,還去咱們的鋪子裡坐坐。我覺得她這是看上我們家阿芳了,哎,這阿芳過了年就十三了,也的確該說親了。”

柳盼兒見狀,滿頭黑線。

她知道古代婚嫁早,但在她面前,她做不到把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嫁出去,身子骨還沒長好呢!家裡的這幾個女孩,留在家裡長一些,十七八再讓她們出嫁。

“大嫂,你急什麼啊?”柳盼兒趕緊阻攔,吳夫人為人不錯,但不代表她兒子不錯,“常言說得好,好飯不怕晚。咱們家有好姑娘,自然有人來求娶。阿芳是家裡最大的孩子,過了年也不過十三,現在說親太早了。”

劉氏一愣,“十三說親不早了,各種禮數走下來,也十五六了,到時候成親。現在不著,好男子都被別人挑走了。”

柳盼兒仍舊堅持,嘗試著勸說劉氏,“小花姐,你別急。給女孩兒說親事,要慎重。事關一輩子的事情,不能大意。吳夫人雖好,但不代表她兒子就好。再說了,人傢什麼也沒說,就誇獎咱們家姑娘幾句,你就開始這樣琢磨,太主動了。”

劉氏訕訕笑笑,“柳妹妹說得對,的確不能著急。我呢,在外是個沒用的,柳妹妹,你幫我看看,給阿芳和阿麗說個好親事。不求多有錢,只要人好,將來就在我們鎮子上開個小鋪子,在我眼皮子底下,我也能放心了。”

柳盼兒挑了挑眉,反問:“之前你還要給阿芳和阿麗招贅呢,現在不想了?”

劉氏搖了搖頭,“不想了,這邊跟我們老家那邊一樣,只有家裡日子過不下去的,才會招贅。家裡的那麼多兄弟,而且還窮,這樣的召回家做女婿,以後麻煩事兒多著呢。若是找那沒爹沒孃的,性子獨,也不太好。思來想去,我覺得還是給我閨女找個當地的人家。家風好,明事理,家境殷實,就很好。”

“行,咱們阿芳和阿麗好著呢!”柳盼兒現在知道了劉氏的確切想法,“吳夫人有這想法很正常,還有更多的人有想法,耐心等著。有我在,絕對給阿芳和阿麗說好人家。”

劉氏笑了,稍微安心,“你說話做事,我信。只盼家裡的孩子都能好好的,平平安安的,看著他們成家立業,我就安心了。”

這輩子沒所求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阿芳和阿麗在吉祥鎮開鋪子,誰都知道她們兩個跟柳盼兒的關係,記在柳盼兒的名下,得到德瑞夫人的教養。

不僅長得好,而且做生意也很精明。這柳盼兒必然也會給她們準備豐厚的嫁妝,這樣的姑娘,娶回家,那就是娶個金娃娃。

很多人都開始打聽阿芳和阿麗有沒有說親。

就連周老頭的大兒媳婦王氏也偷偷地跟三寡婦打聽,“婆母,您知道這阿芳和阿麗說親了嗎?”

三寡婦一聽這話,內心一陣鄙夷,這繼兒媳婦可真敢想!

儘管心裡鄙夷,但三寡婦說得客氣,“應該還沒說親,不過德瑞夫人眼光很高,一般人看不上。”

三寡婦希望這個繼兒媳婦能夠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