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將軍當然也知道這樣的情況,也頗為無奈,“哎,作為天朝上國,就得有這樣的氣度。不能緊追不捨,否則會被人不齒。”

“被誰不齒啊?”李元青嗤笑,不以為然,一臉的桀驁不馴,“不就是朝堂上的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禮義廉恥的文臣嗎?他們嘴巴一張一閉,推動和談,他們覺得為大周得到了和平。可如果沒有邊疆的將士不顧生死戰鬥,哪來的和平呢?總之,末將覺得不能像以前處理戰俘,得讓西雲國出大血。下次再想撕毀和談約定,也得掂量一下,失敗的代價,能否承受住。”

趙大將軍一愣,停住腳步,看向李元青,他知道李元青謀略過人,戰術刁鑽,出人意料,或許真能想出來不一樣的好辦法,“元青,你有什麼好辦法?說來聽聽。”

如果當用,他立即寫信給京城的皇帝妹夫。

李元青見趙大將軍在意,恭敬回答:“大將軍,首先要明白一點,這些俘虜他們一開始就是來侵略我們的,不是來友好做客的。因此,咱們沒必要心慈手軟。這些都是將士們辛苦俘獲的,他們想要回去,必須拿錢來贖買。”

“咱們明碼標價,童叟無欺。王爺是十萬兩銀子,郡王八萬兩銀子,按照身份高低以此類推,普通計程車兵二十兩銀子一人。這四萬人,能給咱們大周帶來數百萬兩銀子。咱們打仗的軍費夠了,有這些銀子,咱們更新武器,給下面的將士們多一點撫卹,不好嗎?花了這麼多銀子,讓西雲國投鼠忌器,下次撕毀合約的時候,得想想家裡的賠款銀子夠嗎?”

趙大將軍仔細琢磨,有道理啊,如果西雲國皇帝不願出錢贖回去這些勳貴子弟,估計他的皇位也坐不穩。

不過很快,趙大將軍想到了其中的難點,“朝堂上的那些大人,估計不答應,覺得這樣做不仁。”

李元青冷哼,據理力爭,“大將軍,首先撕毀和談條約的是西雲國,是過錯方,戰爭是他們挑起來的。做買賣,如果不講信用,付出去的定金,是不退的,更何況是兩國交兵呢!犯錯的一方,認罪說幾句漂亮話,就能糊弄過去,當然不行。”

“畢竟我們大周被迫打仗,也要花費各種軍費和撫卹金。其次,此舉還有更深層的作用。數百萬兩銀子,西雲國根本就不能一次拿出來,就只能贖回一部分人。贖回上面的王爺等勳貴,必然會寒了下層的將士的心。”

“贖回下面的低階士兵,上面的勳貴不答應,那些人的家人在西雲國有勢力,必然會鬧。最後,那些文臣說這麼多俘虜,養著浪費糧草。咱們讓他們幹活,不幹活,不給飯吃,反正不會白白養著這些人。一舉好幾得,這麼好的事情,就這樣放過,末將覺得可惜。”

趙大將軍聽完李元青的話之後,大為震驚,真想扒開李元青的腦子,到底是怎麼長得?

居然能想到這麼好的辦法,不僅對外有說辭,對內也能讓那些老大臣閉嘴。

趙大將軍激動興奮之下,再次伸手用力拍拍李元青的肩膀,“元青,還是你小子腦子靈活,居然能想出如此好的辦法。你的意思,我知道了,稍後我就寫摺子,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放心,這是你想的主意,本將軍絕對不會忘了你的功勞,一定稟告陛下。”

李元青恭敬回答:“多謝大將軍。”

慶功宴上,各路將軍們,看到李元青跟在趙大將軍身邊,眼露羨慕。

以前他們還不服氣李元青能夠得到趙大將軍的賞識,可現在李元青用實實在在的軍功,讓大家心服口服。

屢戰屢勝,已經不能用來形容李元青,每一戰必勝,而且都是大勝。

這半年來,整個軍營最耀眼的就是李元青,取得軍功最多的也是李元慶。

現在趙大將軍悉心培養李元青,將來李元青的前程必然大好。

提前跟一個前途大好的年輕將軍交好,總強過交惡。

因為軍中不允許飲酒,即使是慶功宴,也只不過是飯菜多一點,味道更好一點。

趙大將軍念及李元青因為這次打仗,兩天兩夜沒睡,吃過飯之後,就讓李元青休息。

李元青也的確十分疲憊,讓人準備了熱水洗了澡。

李元青靠在火盆邊烘頭髮的時候身邊的親隨劉奎,拿著一個小包裹過來。

劉奎恭敬說道:“李將軍,這是江南崔陽縣那邊的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