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趙氏夫妻以為柳盼兒來道謝的,沒想到居然其中還有這麼多事情。現在好心辦壞事,趙大人面露尷尬。

趙知府起身,給柳盼兒行禮,“德瑞夫人見諒,都是趙某沒有調查清楚。”

柳盼兒也起身還禮,“趙大人也是因為他們說是我的親人,才會關心則亂。此番過來,還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趙大人幫忙。”

趙大人現在頗為愧疚,能幫上柳盼兒,最好不過,連忙說:“德瑞夫人,有事便說。”

柳盼兒娓娓道來,“我帶了銀子,想去百花樓把我以前的嫂子閆氏母女贖回。只是我對府城不瞭解,人生地不熟。那種地方,一向混亂,而且我一個婦道人家,一個人去不方便。還請趙大人派個人跟著,給我壯壯膽,儘快從百花樓把閆氏母女贖出來。當年我欠她一個人情,現在還人情。”

趙大人聽到這話,心裡汗顏,連忙說道:“之前本官不知道,現在既然知道了,自然沒有不管的道理。德瑞夫人先在家裡歇息一會兒,本官這就安排人去把閆氏母女二人贖出來。”

柳盼兒看出來趙知府的窘迫,領了趙知府的好意,“多謝趙大人!這是一百兩銀子,是閆氏母女的贖金。”

趙知府連忙擺手,“德瑞夫人羞煞本官也,這事情本來就是本官的疏漏。還請德瑞夫人給本官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趙知府把自己的姿態擺得很低,態度也越發恭敬。

德瑞夫人做的事情有大功德,這樣的人雖然手裡沒有大權力,但有民心。

高產的紅薯和土豆,已經運往大洲各地,尤其是北方乾旱的地方,就算不能畝產五六千斤,能有一兩千斤也能讓很多人吃飽。

正因為有這兩個祥瑞,陛下的皇位才能坐得安穩。

堂姐是大周的皇后,祖父一而再再而三的交代他們這些在外為官的趙家子弟,一定要勤政,而且還要做出政績,絕對不能貪贓枉法,更不能草菅人命。

潯陽府水田居多,大多種植水稻。

德瑞夫人家的水稻產量畝產七百斤,產量非常驚人。

明年還嘗試種植雙季稻,達到一年產量超過一千斤的目標並不難。

現在倉庫裡,還裝著德瑞夫人田裡長出來的高產稻種。

明年的政績,就靠德瑞夫人了。

德瑞夫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趙夫人見丈夫如此,也在邊上勸說,“德瑞夫人千萬不要拒絕,我們夫妻二人,心存愧疚。若是夫人執意給銀子,我們更加愧疚。”

聽到趙大人夫妻這麼說,柳盼兒也不再堅持,感謝說道:“多謝趙大人,趙夫人!”

“德瑞夫人不用客氣,本官現在就去安排,請稍等片刻。”趙大人無顏在這裡也待下去,匆匆下去親自安排。

趙夫人見狀,抿嘴一笑,“讓德瑞夫人見笑了!”

柳盼兒輕笑,“趙大人如此禮遇,我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