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山聽到這話,頓時來了興致,“回大人,草民也好奇這個問題。以前我曾經給南方的農戶幹活,知道如何種植水稻,也知道水稻的長勢如何。在對比之後,草民發現我們這一片,雖然是第一年開的荒地,但特別適合種植水稻。”

“草民曾經去其他村子,看別人的水稻,沒有我們的水稻長得好。其他村子的水稻,一株只能發出來七八根稻梗,可我們的水稻,一株能發出來十幾支。如此一來,就能長出來更多的稻穗。您再看看剛剛抽穗的稻穗,也比當地的稻穗大。若是這些水稻都能長大收穫,一定能夠收穫更多稻穀。”

這是李大山最興奮的,也是最期待的。

他大部分的時間,幾乎在田裡觀察,對土地和田裡的水稻,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欽差顧大人內心震驚,如果這些水稻順利成熟,那麼這裡的產量會比其他村子的水稻產量高出四五成,甚至更多。

“好,很好。”欽差顧大人很高興,“大叔,你有心了。如果這些水稻真的高產,本官重重有賞。”

李大山聽到這話,又跪在地上,“多謝顧大人,草民一定盡心盡力。”

欽差顧大人點頭,看向李大寶,“大寶,帶我去看看你家的瓜田,本官十分好奇呢!”

李大寶得意,笑著說:“顧大人,我家的瓜可甜了,我請大人吃我家的香瓜。我家的甜瓜名字好聽,是我娘取得,因為外皮金黃,取名金玉滿堂。我們賣瓜的時候,很多人最喜歡我們的瓜名······”

李大寶帶著顧大人離開水稻田,去後面開的旱地瓜田。

欽差顧大人微微低頭淺笑,仔細聽著李大寶的話,平易近人。

李大山羨慕地看向李大寶能在欽差顧大人面前能說會道,他這麼大年紀也做不到。

還是元青家的會教孩子,到了冬天農閒的時候,把家裡的孩子送過去,跟著學習。到時候不管是給錢,還是給糧食,一定讓孩子多學,這識字的孩子就是不一樣。

李大山不遠不近地跟著,也想看看顧大人如何看待那些瓜。

顧大人發現了,也只是笑笑,還示意李大山跟上,路上又問了一些稻田裡的事情。

李大山一門心思研究水稻,也有自己的見解和發現。

欽差顧大人也聽到了以前不知道的情況,跟李大山也能相談甚歡。

走了一刻,到了旱田。

當初柳盼兒家和村長家最先開荒,故而李大寶家的旱田距離水田最近。

站在山坡下,能夠看到長得圓圓的黃色的香瓜,還有長長的羊角蜜,不過很快顧大人的目光就被萬綠叢中一縷紅色吸引了。

顧大人指了指半紅半青的圓圓的番茄,“大寶,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