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盼兒看到了,想著等到家裡錢多一些,該買筆墨紙硯了。不管在什麼時候,讀書非常有必要。能考上功名自然最好,就可以跨越階層,從普通老百姓,成為官員。

柳盼兒不停用勺子攪拌,並且提醒李太奶奶如何燒火。

柳盼兒到屋裡拿了幾個大碗,裡面放了糖,等到豆漿燒開一會兒之後,這才從裡面舀了一些煮熟的豆漿,倒在碗裡,“奶奶,這是豆漿,特別好喝。”

李太奶奶笑笑,點了點頭,“聞到味了,而且我剛才看到你還放了糖。那可是精貴的東西,當然好吃。”

甜的,就是好吃的,這是貧苦百姓對好吃的最直接的理解。

柳盼兒沒有過多解釋,把這些豆漿端到竹桌子上,涼著,待會再喝。

現在她要忙著用石膏水,點豆腐了。

柳盼兒在空的筐子裡,鋪上細密的白色的籠布,然後又端著裝著石膏水的滷水,小心翼翼倒入已經煮開的豆漿中。另一隻手,拿著大勺子不停攪拌。

李太奶奶好奇,站起來看得津津有味。

只見鍋裡的豆漿,居然結成一塊塊白色的東西,而且隨著柳盼兒的攪拌,越來越多,整整一鍋都是白色的東西。

李太奶奶想多問,但看到柳盼兒額頭冒汗,而且正在用勺子把這些白色的東西,快速地盛到鋪著紗布的大筐子裡。

柳盼兒快速地抹平籠布里的嫩豆腐,然後包起來,然後用木板蓋住,又壓了一塊石頭。

等到石頭把裡面多餘的水擠壓出來,豆腐就做成了。

柳盼兒有點累,李楠拿著小帕子,給孃親擦汗,“娘,你看看你滿頭汗,阿楠給你擦擦。”

柳盼兒抿嘴一笑,蹲下來,歪著腦袋,由著李楠給她擦汗,“謝謝阿楠,走,娘,豆漿好了,咱們喝甜豆漿。”

這時候,李太奶奶終於忍不住問了,“元青家的,那個布里到底包著什麼啊?那個汁水怎麼突然一下就變成白色的呢?還一塊塊的,看著還挺好看的。”

柳盼兒回答:“奶奶,我在做豆腐的呢。軟軟的,滑滑的。不管是燒湯,還是做菜,都特別好吃。”

一聽到“軟”,李太奶奶頓時滿意了,“軟就好,我現在沒牙齒。吃青菜都得切得碎碎的,吃到嘴裡,只能抿著。哎,吃著也沒味,特別想念年輕的時候,有牙齒,吃什麼都香!”

柳盼兒端過來一碗甜豆漿,“奶奶,快喝一口,味道挺好。”

孩子們一人一小碗,柳盼兒和李太奶奶一人一大碗,喝著鮮甜的豆漿。

李太奶奶稱讚,“好喝,又香又甜。”

柳盼兒點頭,“是啊,沒有牛乳,磨豆子燒豆漿喝,養身體的效果都是差不多的,都特別好。”

外面逐漸變熱,柳盼兒開始把外面的東西收拾好,開始招呼李太奶奶進山洞裡涼快。

李太奶奶也覺得回家沒意思,留在這邊還能幫忙看孩子。

柳盼兒把家裡收拾好之後,開始教孩子識字。

李太奶奶家的重孫子和重孫子,也跟著學習。小孩子只要想學,都學得很快。在李小寶的良好示範之下,幾個小孩學得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