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盼兒見吳夫人誤會了,輕笑解釋,“吳夫人,你誤會了,我們不是來漲價的。之前談好的生意,就算沒有契約,但我柳盼兒做生意,信用為先,絕對不會出爾反爾。村長大叔之前跟趙家那邊談好了,每次來白沙鎮就送來兩筐到趙家。現在賣給您,但每隔三天送兩筐去趙家,不能改。”

聽到這話,吳夫人鬆口氣,只要不是漲價,其他都好說。

吳夫人又恢復了之前的喜笑顏開,“哦,原來定好的生意啊,那的確不能變。趙家要兩筐只是自家吃,並不是做買賣,跟我的生意不衝突。只是我比較好奇,你們要跟趙家那邊漲價嗎?”

李村長膽子大,回答:“回吳夫人,事先談好的生意,不能隨意漲價。我們雖然是普通老百姓,也懂得信用二字。”

聽到這話,吳夫人眼睛一亮,她們做生意,最喜歡就是講信用的人。

從這簡簡單單的一件事情,能夠看出來這兩人的品性。

講信用,懂規矩,以後合作,也能省下不少麻煩。

吳夫人點頭,眼神頗為讚許,“是的,想要生意做得長長久久,靠的就是信用和口碑。你家的香瓜很好了,在我們鎮子上已經有口碑,再加上好信用,將來你們種的瓜一定更好賣。”

柳盼兒笑道:“我們也是這樣想的呢,今年因為種子少,所以種的少!等到明年,我們村子裡人一定會種的更多,生意也能越做越廣。”

一聽明年可以擴大產量,吳夫人更加開心了。

縣城那麼大,到了夏天,需要更多的解暑佳品。

不光縣城,甚至府城那邊,也不見得有這麼好的瓜。不管如何,都能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那可說好了,明年同等價格優先賣給我家。”吳夫人並沒有直接定好價格,畢竟誰也不知道明年的行情。

憑著先認識的交情,可以先訂下口頭約定。

進退兩宜,佔得先機。

柳盼兒應下,“那當然,吳夫人做生意厚道和氣,以後有機會能合作,我們也求之不得。”

“那就這麼說定了!”吳夫人笑了笑,親自送柳盼兒李村長出來。

李村長非常開心,一邊走一邊說:“看樣子還是不能偷懶呀,回去之後,我準備帶著我那三個兒子去更遠的地方開荒。種瓜比種糧食划算多了,咱們賣了瓜,買糧食吃。”

柳盼兒點頭附和,“大叔雖然說得有道理,但我覺得也應該以防不備不測。雖然南方物產豐富,土地肥沃,但誰也不能保證每年都風調雨順。如果南方欠收,沒有糧食,那咱們有錢也買不到糧食。一旦暴風雨太過猛烈,咱們的瓜田遭殃,到時候沒有瓜可賣,就沒有糧食。所以家裡的那幾畝水田還是要種植糧食,賺錢不多,但是可以保證口糧。”

原本還有些得意忘形的李村長,在聽到柳盼兒的話之後,嚇了一跳,一拍大腿,“是啊,糧食是咱們的命啊!我怎麼把咱們的命都忘了?剛吃了幾天飽飯,就忘了這麼重要的事情。元青家的,你說得對,那些開出來的水田用於種糧食足夠家裡吃的。另外開荒種瓜賣錢,這樣才有保證。”

柳盼兒見李村長聽進去了,也很開心,“對呀,真到了荒年,沒有糧食,咱們就是抱個金礦,也不能吃到肚子裡去啊!”

“對!”李村長深以為然,在逃荒的路上,對飢餓記憶尤其深刻,“東西買完了,咱們趕緊回家!”

李大寶一手拎著籃子,一手拿著用油紙包著的四個包子。

今天回來比較早,柳盼兒把兩大瓷盆的豬下水,放在水池邊,“大寶,你在這邊看著,我先把東西送回去再來清洗!”

李大寶點頭,“娘,那你小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