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盼兒見狀,點了點頭,“那行我收下,等我下次去賣瓜,我給大娘買點油鹽醬醋!”

李大娘笑笑,“那行,我也不跟你們客氣。我看這瓜成熟不少,可以摘了。你們妯娌,回去拿筐子,摘了新鮮的,明天去賣瓜。”

柳盼兒也覺察家裡的瓜成熟不少,“大嫂,我和大娘摘瓜,你回去拿筐子,讓大寶也來,大家一起摘,還能快點。”

“行啊,那我先回去。”劉氏應下,在半路上正好遇到村長一家,“嬸子,我家地裡瓜成熟不少,你家呢?什麼時候摘?什麼時候去賣瓜?”

周翠花笑笑,“正想跟你們說呢,馬上就摘,明天早上去鎮子上賣瓜。”

“那行,就這麼說定了,三弟妹也是這樣想的。”劉氏回答,“我回去拿筐,爭取早點摘完。”

劉氏回到家,套上牛車,叫上兩個女兒和李大寶,一起去摘瓜,待會還要把牛車放在山坡下面,得有人看車。

等到她們到了,柳盼兒和李大娘、李大壯已經摘了很多,放在地上,地上墊了一些瓜葉子,不會弄破皮。

劉氏把瓜小心翼翼地撿在筐子裡,李大壯力氣大,揹著筐子走到山坡下,放在牛車上。

上次摘了總共摘了五筐,今天瓜成熟比較多,摘了八筐,足足三百六十多個瓜。

一想到這些瓜,明天賣完,就能有一兩多的銀子,柳盼兒就覺得特別高興。

與此同時,李村長全家,也特別開心。

這次摘了六筐瓜,也能賣不少錢。

村裡人看到柳盼兒一家和村長一家又摘了那麼多瓜,羨慕得眼睛紅了,像兔子眼睛一樣。

不過,他們也就看看,也不敢使壞。

不僅因為柳盼兒和李村長一家不好惹,更是因為村裡人都指望明年也種植這些好的香瓜。得罪了這兩家,去哪弄種子啊?

當天晚上,柳盼兒早早睡下。

第二天一早,柳盼兒帶著李大寶和村長夫妻帶著毛蛋,繼續去白沙鎮賣瓜!

到了東市的菜市場,柳盼兒對李村長:“村長,我和嬸子帶著孩子在這裡看攤子,你揹著半筐香瓜和半筐羊角蜜,去趙家綢緞莊問問還要嗎?上次趙管家說了,我們來,直接給他們送去。就算不要,你再揹回來,還能繼續賣。”

本來柳盼兒去也行,但她畢竟是女子,在封建禮教很嚴苛的情況之下,不好直接登門,除非帶著李大寶。

如果她和李大寶都走了,這一車的瓜,怎麼辦?

總不能指望李村長幫他們家賣瓜,李村長一家也要賣瓜呢!

李村長想想,點了點頭,“元青家的,你把這樣的好事讓給我,那我就不客氣了。在白沙鎮,人生地不熟的,認識一些有本事的人,遇到困難,人家給咱們指條路,那就是活命的路。”

柳盼兒頗為驚訝,沒想到李村長想得這麼多,不過說得有幾分道理,“村長說的是,當初咱們如果沒遇到欽差顧大人,也不能在這裡安頓下來。”

“對,我也是這樣想的。”李村長呵呵笑道,手腳麻利地挑揀最大最圓的香瓜和熟得正好的羊角蜜,裝了一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