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掌櫃笑笑,“一尺四文,一匹布,四十尺,總共一百六文,那我就給你便宜點,一百五十文一匹。兩匹布就三白文錢,如果你要,那邊都是棉布,顏色不一,你可以隨意挑選。”

柳盼兒聽到這話,覺得價格挺不錯。

另一家的夥計看到他們很窮酸,不讓摸就罷了,還趾高氣揚,看不起人。

“那行,那我挑兩匹布。”柳盼兒笑道,轉頭看向周翠花,“嬸子,咱們挑一批淡紅色的,女人和孩子能穿。再挑一匹天青色的,給男人和男孩做衣服。你覺得合適,你就分你一些。”

周翠花聽到柳盼兒已經把價格降下來了,當然樂意,“好,好,你的主意就挺好。我要一匹,到時候把你紅布和天青色的布,各給我二十尺。”

周翠花當即掏了一百五十文錢,給柳盼兒。

剛剛買了米麵,柳盼兒估計沒多少錢了。

有了周翠花給的銅錢,柳盼兒付了三百文。

突然柳盼兒看到角落的框子裡,有一些半尺或者小一點的綢緞邊角料,顏色鮮豔,比棉布好看。

柳盼兒指了指筐子裡的碎布頭,問:“趙掌櫃,這些布頭怎麼賣啊?”

趙掌櫃一愣,一般這東西沒人買,有的人願意要,就半賣半送的。不過眼前的小婦人買的是棉布,送這些,他不划算。

趙掌櫃笑笑,“這大半筐子綢緞碎布,你給五文錢吧。”

柳盼兒看到大部分碎步不足半尺,她之前承諾給女兒買紅頭繩,扎頭的花,但柳盼兒一直沒買。

紅頭繩兩根就一文錢,不如買這些好看的布,自己做。

柳盼兒點頭,掏出來五文錢,“趙掌櫃,這半筐子我買了。多謝趙掌櫃!”

趙掌櫃收了銅錢,讓小夥計把半筐碎布倒進柳盼兒放在牛車上的筐子裡。

看著他們離開,趙掌櫃好奇地看向大哥趙管家,“大哥,你跟他們很熟啊?”

趙管家笑笑,“不熟,今天剛認識,剛才你吃的瓜,就是她家種的,味道很不錯。雖然穿得寒酸,但談吐不一般。咱們開門做生意,和氣生財。”

趙掌櫃點了點頭,笑道:“大哥說的是,莫欺少年窮。這年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東,風水輪流轉,誰知道以後怎麼樣呢?”

“對!”趙管家點頭,“狗眼看人低的事情,咱們不能。你再看看王家布莊,王東家讓他小妾弟弟當了小夥計之後,特別囂張。不過這樣也好,咱們這兒的生意好了很多。”

兄弟二人都是和氣之人,為人處世,相當老練。

東西都買好了,柳盼兒帶著周翠花買饅頭和包子,路上吃。

周翠花心裡好奇,問:“元青家的,你買那些碎布做什麼啊?雖然是綢緞的,但也做不成衣服啊!”

柳盼兒笑笑,小聲解釋,“我家女孩兒多,總說給她們買紅頭繩,但要麼沒錢,要麼很忙顧不上,要麼就是覺得價格貴,一直沒買成。這些綢緞顏色好看,我買了針和絲線,回去給幾個丫頭做好看的頭花。”

聽到這話,周翠花眼睛一亮,她家還有兩個孫女呢,“那我看看你做得好看嗎?要是好看,下次賣瓜的時候,我也買碎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