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運,在關城門之前,到了縣城,名叫崔陽縣。

找了一家客棧,只要了一間房,最便宜的房子,二十文一晚。

李村長對柳盼兒說:“元青家的,你帶著大寶住房間,把銀子帶在身上,看好了。我和大山在後院的牛車上休息,看著咱們的牛,免得被偷了。”

人生地不熟,小心點總沒錯。

柳盼兒點了點頭,“那就辛苦村長了,今天跟掌櫃子打聽了兩家種子店和價格,在當地信用比較好。鐵器店在縣城的另一邊,咱們分頭行動。你們去買鐵器,我和小寶去買良種。”

李村長面露擔憂,“種子關係到這一季的收成,元青家的,你能看出來好歹嗎?”

柳盼兒笑笑,連忙保證,“村長大叔,元青不在家,家裡的那些地,都是我種的。你可曾看我家的莊稼長得不好?糧食收穫得少?”

李大山對著柳盼兒豎起大拇指,“村長,元青家的種地不錯,咱們村子的田,我每天都會去看,比那些有經驗的老農種得還好。”

李大寶也連忙附和,“我娘可厲害了。”

李村長思索片刻之後,點了點頭,“那行,你們去買糧種,能多買就多買點。”

柳盼兒點頭,“好,糧種比普通的糧食貴兩文錢一斤,都是經過挑選,顆粒飽滿,八文錢一斤,一畝地需要七八斤的糧種。一千斤的良種,就要八兩銀子。”

“那就買一千斤。”李村長回答,“大山,剛才我看你跟一個黑臉老頭聊得很開心,說了什麼啊?”

李大山回答:“那個老頭一看就是種地的,還是當地的,我就誇他一定是個種莊稼的老把式。雖然他說的,我不能完全聽懂,我說的他也未必能聽懂,但大概意思比劃著,就明白了。再加上我曾經給南方的農戶幹活,知道水稻怎麼種植。”

“大山厲害,今天咱們的水稻種植,就靠你了。”李村長稱讚,見天色已晚,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天剛亮,他們就開始起床,吃飯,分頭行事。

柳盼兒並沒有急著上前買種子,仔細觀察兩家,看到有一家排隊的人很多,就帶著李大寶過去排隊。

李大寶看了看不遠處的另一家糧店人少,小聲問:“娘,明明那裡人少,很快就能買到種子,咱們為何還要在這裡排隊呢?”

柳盼兒壓低聲音,小聲在李大寶的耳邊解釋,“咱們人生地不熟的,並不知道這兩家店鋪的底細,但當地人知道兩家店的好壞。買的人多,東西準沒錯。”

李大寶恍然大悟,明白過來。

前面的一個買糧種的婦人,隱約聽明白了柳盼兒和李大寶的談話,也湊過來壓低聲音說:“那家的老闆換了,裡面有癟殼,我男人在他家買了一些,泡了種子之後,浮上來很多空殼子。家裡種子不夠,還得買。”

柳盼兒聽明白了,感謝:“謝謝大嫂。”

“外地來的?”那個婦人看著柳盼兒面黃肌瘦,但衣服穿得還不錯,沒有補丁,看不出來是逃荒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