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村子裡現在男女老少只有一百零幾人,但李村長下定決心,要帶領村民開荒種地。

看著李村長離開的背影,趙村長和劉村長面面相覷,“要不咱們也闖闖?”

劉村長的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連連拒絕,“不了,我都不願意去,我們村裡人更不願意去。咱們的牛和牛車都沒了,開荒全靠人力,能開多少?

不能領官府的救濟糧,不划算。他們餓肚子,還要幹活,最後開不出來荒地,還得求官府的救濟糧,明年開春照樣還得跟咱們一起回老家。”

趙村長原本還猶豫,但聽到劉村長說得頭頭是道,心裡的那點猶豫也消失不見。

果真那麼多的災民裡,只有李家村放棄領救濟糧,想要開荒留下來。

即使李家村有個別不願意,但他們也不敢單獨留下來。

一來,跟村民分開落單,會被其他人欺負。

二來,他們習慣了由李村長領導,離開李村長,他們六神無主。

就這樣,李家村的人,沒有領救濟糧,欽差顧邵身邊的侍衛,帶著他們一起離開,準備把他們送到荒蕪無主的地方。

劉氏心裡不踏實,小聲問柳盼兒,“三弟妹,我怎麼覺得不靠譜呢?”

柳盼兒笑笑,“咱們除了一條命,還有什麼?”

劉氏一愣,面露苦澀,“對,咱們除了一條命,什麼也沒有了。”

“那不就得了。”柳盼兒輕笑,轉頭看向正在跟當地官員交涉的欽差顧大人,“那是個要抱負的官員,或許可以尋找另一條處理災民的路。”

劉氏不太明白,但弟妹聰明,而且村長也很有遠見,她跟著一起走就對了。

顧邵身邊的小廝十分不解,看著柳盼兒以及李家村的人離開,這才小聲問:“少爺,你何必給他們擔保呢?”

顧邵抬頭,看向柳盼兒等人離開的背影,這才緩緩說:“不知道為何,我總覺得這個村子的人不一樣,身上有股不服輸的勁兒,不安於現狀。

你們看,那麼多人願意接受當地官府的接濟,安於現狀,可他們寧願冒著捱餓的風險,也要尋找一條新的生路。

南方的荒地荒山多著呢,如果可以開闢良田,以後可以把更多的災民遷到荒蕪的地方開荒,利國利民。”

小廝似乎明白了,但也記下了李家村和柳盼兒的名字和長相。

這一路上跟著少爺跋山涉水,他見慣了少爺冷酷的一面,同時也見到了少爺憐憫的一面。

在侍衛的帶領之下,又行走了三天三夜,終於到了人跡罕至的荒山之處。

七山兩水一分田,前面甚至沒有了路。

這三天,大家心裡忐忑,有對新生活的渴望,也有對未知苦難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