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寶牽著家裡的老黃牛,李小寶和李楠坐在牛背上,一些重物,儘量放在老黃牛的身上。大人揹著一些輕的包裹,輕裝上陣。

李村長家的動作也不慢,把能帶的東西都帶上了。

周翠花拎著滿滿一口袋的糧食,給柳盼兒送過來,“元青家的,這是咱們村裡那些人逃跑沒帶上的糧食。這都好幾天了,他們沒回來,估計也回不來了。這些糧食咱們帶走,留在這邊,也是浪費。你家的糧食沒了,我給你送點。”

柳盼兒一愣,面露猶豫,“嬸子,咱們這些糧食,我不要,到了南方,物產豐富,總能找到吃的。咱們留一些糧食在山洞裡,放置在高處,我再留封信,告訴他們能過河了。”

周翠花聽到這話,微微一愣,訕訕回答:“這些糧食留下來,也不一定吃到他們的嘴裡,說不定還會被其他人拿走。現在天氣潮溼,這些糧食再放幾天就生蟲了,也會壞掉。

我知道你是好心,擔心那些逃跑的村民回來之後沒糧食。不過,你也不用擔心,在這麼茂密的樹林裡,總能找到吃的,餓不死人。

再者,村裡人除了你公公識字,就是你識字,你寫信,他們估計也看不懂。白費功夫,別折騰了。”

劉氏也覺得村長嬸子說得對,覺得沒必要留下來糧食,浪費糧食,“三弟妹,我知道你是好心,但留下這些糧食,多數是浪費了。如果將來還能遇到村裡人,咱們再把糧食還回去。”

周翠花點頭,“對,到時候只要咱們有口吃的,就拉拔村民一把,這樣你心裡就舒坦了。”

柳盼兒見大嬸和大嫂都這麼說,於是點了點頭,“那行,就這麼定下來。嬸子,村民不識字,那我在山洞的牆壁上,用木炭畫畫,他們一看就知道我們過河了,也會從密林裡出來。只要過了河,到了南方,說不定以後還能遇上。”

柳盼兒雖然急著趕路,但既然拿了別人的糧食,也不能什麼也不做。

於是柳盼兒從滅了的火堆裡拿出來幾根燒黑了的樹枝,在還沒回來的那七家村民的山洞裡牆壁上畫了坐船過河的畫。

寥寥幾筆,惟妙惟肖。

李村長稱讚,“元青家的,你想得真周到,鄉親們如果回來,一定會來山洞看看,就能看到這些畫。”

柳盼兒笑容恬淡,“都是一個村的,同宗同族,互相幫助。一路上,跟著村民一起趕路,更加安全,我心裡一直記著呢。”

“對,人多就力量大。”李村長點頭,對柳盼兒的印象更好,看來以前誤會柳氏了,“畫好了,咱們趕緊走,別耽擱了。”

李家村和趙家村,還有劉家村的人再次匯合在一起,一起原路返回。

令人感到難過的是,現在的人只有原來的七成。那天夜裡逃跑,很多人死了傷了,甚至沒有回來。

大家心情低落,默默不語。

李大寶一邊牽著牛,一邊哭。

柳盼兒見狀,走過來,小聲問:“大寶,你是不是累了?要不我和大嫂揹著小寶和李楠,你到老黃牛背上坐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