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幾個村子同行的必要性(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麗也眼露殷切,十分期待。
就算是粗糧,也比野菜好吃。
劉氏眼露覆雜,思索片刻,最後搖了搖頭,“你三嬸家的糧食也不多了,而且還有兩個三歲的孩子,吃野菜可不行。再說了,咱們以前並沒有幫助過你三嬸一家,張口就借糧食,不合適。如果你們做了,跟你們不講理地小姑姑李英娘有什麼區別呢?”
一聽到母親提到李英娘,姐妹兩個就像踩到了臭狗屎一樣,“小姑姑最壞,我們不能像她。”
劉氏見狀,十分欣慰,“不過,你三嬸經常出來找吃的,咱們多找一些野菜,給她們送過去。挑一些嫩的,給孩子吃,多多少少是咱們的心意。其他人有事,咱們也幫忙,勤快一點。咱們不僅餓不死,還能平平安安。”
劉氏教導女兒,不希望她們長歪了。
村裡人大多淳樸,像公公婆婆那樣壞的人,不多。
現在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還是村長收留她們。
李家村除了李老頭和李老太一家過了河,還有兩家有牛車的,忍痛花錢坐船過河。不過這兩家沒有丟下誰,比李老頭和李老太李元功做得好點。
人各有志,人家有錢離開,李村長也不能攔著。
李村長愁眉苦臉,叫來村裡的幾個青壯年,還有柳盼兒,商量村裡的事情。
柳盼兒坐在李太奶奶身邊,仔細思考。
“元青家的,你覺得咱們合村好嗎?”李太奶奶問,昏黃的眼睛裡滿是堅毅,彷彿永遠打不敗一樣。
柳盼兒笑笑,“合併在一起,我倒不怕趙家村和劉家村的人合夥欺負咱們,我倒是擔心人多了,但山裡的野菜野果有限,大家都得餓肚子。”
李太奶奶點頭,“我也擔心這些,到時候因為一個山頭爭搶,鬧得不可開交亂糟糟的。可山裡日子過得艱難,人少了,遇到也是很危險。
我還有一個擔心,老家回不去,咱們就得在這一片安頓下來。只有咱們李姓本家也不行,等到孩子長大婚嫁,都是近親,同姓是不通婚。”
聽到這話,柳盼兒一愣,拍拍自己的腦袋,“大祖母,你說得對,我就沒想到孩子婚假的事情。咱們沒有當地的戶籍,躲在山裡,孩子長大了,總要成親。既然這樣,那就多叫幾個村子。就算不能在一個地方,大家散開,建成不同的村落。”
李村長原本還有點猶豫,在聽到母親說得孩子婚嫁之後,總不能讓村裡的孩子以後娶不到媳婦,嫁不出去。
“那行,我現在就去跟趙村長和劉村長說說。”李村長應下,“我看大渡口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可能會出亂子。如果官府跟土匪有勾結,說不定土匪還會趁著夜晚擄人。”
這也是柳盼兒所擔心的。
就在柳盼兒在這邊談話的時候,李芳抓了一把野菜心,送了過來,“阿蓉,阿楠和小寶太小,別給他們吃太老的野菜。這是我和阿麗挑選出來鮮嫩的,給他們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