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盼兒點頭,不假思索,“我就是這樣想的,人跟人相處,靠的是緣分。如果以後咱們有母女母子之緣,你們想要改口也不遲。如果沒有緣分,咱們就當是親戚,我覺得也挺好。”

原身的丈夫李元青還在外面打仗,生死不知。

柳盼兒跟那個人沒有半點感情,自然不可能跟的李元青做夫妻。到時候和離了,她自己過日子,倒也輕鬆自在。

有隨身空間倉庫在,有身上的武藝,柳盼兒有這個底氣,在這裡活得很好。

李蓉有些不好意思地小聲喊:“柳姨,謝謝你護著我們。”

李楠最會撒嬌,跑過來抱著柳盼兒的腿,“柳姨,謝謝你。”

柳盼兒沒想到一個稱呼改變,他們之間的相處氛圍也為之改變。

“太熱了,趕緊到樹下休息。”柳盼兒催促,帶著四個孩子坐在樹下的涼蓆上,“以後老宅的那些人過來,你們還小,別想著跟他們硬拼。我不在的時候,你們去找村長爺爺奶奶。”

現在李村長反過來想巴結她,而且柳盼兒以後經常給村長夫人周翠花偷偷送點吃的。在她不在的時候,他們也會看顧四個孩子。

幾個孩子紛紛應下,柳盼兒躺在涼蓆上,休息片刻,就開始趕路了。

幸虧有牛車在,柳盼兒帶著孩子們坐在牛車上,不用走路,節省不少力氣,少受很多罪。

家裡的老黃牛很通人性,不需要費力,跟著前面的車,就能趕路,不用費心趕牛車。

柳盼兒交代李大寶和李蓉一聲,就去李村長和周翠花那邊,小聲問:“嬸子,村長大叔,咱們還要多長時間才能到大渡口啊?是不是過了大河,就算是到了南方?”

李村長點頭回答:“是的,到大渡口,坐了船就能去對岸,那邊就算是南方了。順利的話,還得十天。

南方溼潤多雨,物產豐富,那邊的富人也多,官府會開倉放糧。等到乾旱過去了,官府會有邸報,還會送上銀兩和糧食,我們就可以回家鄉了。”

聽到李村長對這一切很熟悉,不像是第一次逃荒,柳盼兒問:“村長大叔,你怎麼知道這麼詳細?逃荒不止一次吧?”

李村長聽到這話,露出得意的表情,“當然不止一次,我從五六歲就跟著父母逃荒了,咱們那地方,不是發洪水,就是乾旱,還有蝗災,幾乎每隔幾年就招災。

當地官府糧食分完了,太過偏遠,朝廷的糧食運送到咱們那邊十斤只能存三斤,花費太多,後來官府就默許,甚至鼓勵咱們逃荒。一路上結伴同行,而且咱們還帶著糧食,雖然辛苦,倒也比留在老家餓死強。”

柳盼兒聽到李村長的話,目瞪口呆,忍不住問:“村長大叔,咱們那地方多災多難,也算得上窮山惡水了,為什麼你只想著逃荒,沒想著在南方安頓下來啊?”

李村長和妻子周翠花聽到這話,搖頭嘆息,“人離鄉賤,咱們不是當地人,留在那邊,聽不懂那邊人說話,被當地人看不起。還不如等災荒過去之後,再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