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陳志鋒老家在晉江市靖寧鎮一個三面環山的大村子,有三百多戶人家。陳志鋒家就在村後的山腳下,一幢四間六層的老式樓房。平時託族裡的堂兄弟照看管理,雖然略顯滄桑,倒也乾淨。
回到了老家,一切自然都由陳母衛如桂做主。衛如桂為防止過於招搖,讓安琪留下三個保鏢,負責他們安全,其餘的都安排到鎮上的酒店去住了。
由於到家的時候是黃昏時分,也沒驚動多少鄉親族人。衛如桂畢竟年紀較大,坐了七八個小時的車已經很累了,決定休息一晚明天再帶領子女去拜親訪友。她把大家安頓好就睡覺去了。
陳曼婷和裴金光分別住在三樓的隔壁房,一待母親睡下,陳曼婷就敲開了裴金光的門,對他說:“哥,媽睡下了,我們走!”
“天都晚了,上哪去呀?”裴金光驚詫的問道。
誰知陳曼婷更驚詫的問道:“難道你把我們之間這麼多年的秘密都忘了?”
裴金光支支吾吾的說道:“那當然沒忘。”
“那還不快走呀!”
裴金光只好跟在她後面溜下樓去。倆人和安琪打了個招呼,安琪剛要給他們安排保鏢,曼婷說聲不用了,倆人轉身就走了。
曼婷徑直往後山走去。此時天已漸黑,後山寂靜無人。裴金光不知曼婷要把他帶到哪去,心中狐疑,又不好問。
曼婷見裴金光遲遲疑疑的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不禁生氣的說:“你倒是走呀,天這麼黑,你還想讓我帶路啊。”
裴金光拿著手機開啟手電筒,硬著頭皮慢慢走在前面,曼婷也開啟手機手電筒跟在他身後。
此時一輪娥眉新月掛在當空,淡淡的月光彷彿給遠山近野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更顯得縹緲朦朧。
這是一條並不寬敞的土路,隨著山勢蜿蜒起伏。天氣已經有些炎熱,路上不時爬過一些不知名的蟲豸,裴金光從小也是農村長大的,對此很熟悉,並不害怕。
一路上,曼婷默不作聲,只是偶爾嘆氣。裴金光見曼婷默不作聲,他也什麼話都不敢說。
倆人就這樣默默的走了十多分鐘。小徑蜿蜒,轉過兩道彎,只見前方小山坡上有一盞燈光在閃爍,在這朦朧的月色中分外醒目。漸漸的走近,才看清楚原來是一座小小的庵堂,燈光正是從堂內透出來的。
裴金光沿著道繼續往前行走,卻被曼婷叫住了。
只見曼婷竟然走到庵堂前敲起門來。一會兒庵堂內響起一個女子的聲音:“誰呀?天太晚了,有事明天來吧!”
“是我,曼婷。”
“噢,曼婷回來了!”得知是曼婷,裡面女子的話音立刻有些激動,聲音也大了許多,連忙說道:“稍等一下,我馬上開門!”
少許,隨著“吱呀”的門軸轉動聲,門被人開啟了,裴金光藉著堂內透出的亮光,看清開門的是一個和曼婷年齡相仿的尼姑,穿著青色的尼姑服,戴著尼姑帽,一副出家人打扮,容貌還算秀麗,只是走動時右腳跛得厲害。她把倆人迎進庵堂。
庵堂供奉著三尊佛像,佛像前面點著蠟燭,焚著香。房樑上掛著一盞耀眼的白熾燈。堂前陳設簡單:一張四方小桌,幾張小凳,地上放著幾個蒲團,供香客跪拜之用。庵堂西邊另隔一間,想必是這女尼的住所。
三人在小桌旁坐下 曼婷和女尼說著話,裴金光不明就裡,怕說錯話露餡,只好默默的坐著,心裡卻在暗自揣測陳志鋒兄妹與這尼姑的關係。陳志鋒這花心大蘿蔔該不會連這個殘疾的尼姑也不放過吧。
陳曼婷正在和女尼說些前塵往事,倆人談得很是投緣,說到高興處,都情不自禁大笑起來。
過了一會兒,曼婷環視四周一遍,一臉嚴肅的對女尼說道:“慧靜,我們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有些話我就直說了,看這情形,你這小庵堂香火併不怎樣旺盛呀。”
“確實是不怎樣旺盛,”慧靜回答道,“但我一個出家人,能維持衣食也就夠了,對我來說錢財倒真的是身外之物了。”
“你說的倒也不錯,只是你一個人孤零零的,老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