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闆也擔憂:“如果按照這種規則,每個人一個股票只能買一萬元,而且保險是一年時間,那這樣一個股票,如果只融一千萬元,那就只能一千個人買,那不得搶瘋了啊。名額也太少了。不過這樣,股價確實不可能跌,都拼命想買股票,哪有可能跌。除非公司確實出了大問題。”

平哥說:“一支股票,如果買的人多,那肯定就漲價。這是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單憑這一點,就可以基本保證股票不會跌價了。保險公司就是穩賺的。”

馬醫生又提出另一個擔擾:“如果買不到股票,會不會導致場下交易,出現黃牛或者黑市啊?就是有些人買到了,場外高價轉讓給別人。”

我說:“要儘量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人臉識別實名認證,就是降低這種事情發生,必須本人才能交易,不允許私下買賣轉讓,發現就直接沒收全部股票。另外,我是預算十二億用來投資二百家公司,這些公司達到上市標準,就可以上市了,這樣上市的股票多了,提供更多的股票給股民選擇,儘量讓大家都能買得到。”

阿杰提出新問題:“那象我這種工作比較忙的,搶股票時,可能沒時間來搶,都被網速快的股民搶著買新股票了,要等他們賣可就難了。那我不也是買不到。”

我提出解決方案:“那可以先預訂,根據預訂的人數,買的股票最少的人優先購買。買的多的就靠後排隊。這樣,就能保證讓更多的人參與購買了。”

李老闆也提出個問題:“如果股票這麼賺錢,黃牛和黑市,控制起來應該很難吧。人臉識別之類的技術這樣實施起來還是有點難吧,畢竟有利益,就有人想著冒充其他會員,或者轉讓黃牛,驗證的時候,他們再配合一下,用個影片檔案或者相片之類的,不就繞過去了嗎?”

我說:“那還得整個面對面的認證,網路和電腦技術還是有漏洞。我是程式設計師,漏洞是見識得多了,各種破解手段層出不窮。我們不是還有實體店嘛。到店裡由店員面對面認證,這個可以在大額交易或發現有異常時,可以要求到就近的實體店驗證。雙重保險。”

馬醫生哈哈大笑:“原來實體店還有這個用處啊。怪得楊老闆說要開五百家實體店呢。那就可以遍佈一二線城市大部分割槽域了。”

輝民說:“我國這麼大,五百家店算不了什麼吧,只能是一二線城市,而且每個區可能才有一家店,距離也太遙遠了吧。為了驗證一下,還跑這麼遠,有點折磨人啊。”

我說:“這五百家店是第一、二批要開的店,全部都是自己買下來的店鋪,是作為中心的旗艦店。如果算上加盟店和合作店的話,那數量就多了。比如我們的減肥飲料和醒酒口服液上市後,也批發給其他的店,比如超市、餐飲店,甚至小賣部之類的店。這種合作店的數量可能幾萬家、幾十萬家了。如果把一些驗證的工作由這些店來完成,也是和店員面對面的方式來驗證,那就節省到店裡的時間了。可能樓下的店鋪就能完成。”

輝民驚歎:“老同學,你這又是買五百家店鋪做直營店,又是加盟店,還做商品批發搞合作店,你這玩得挺大啊。”

我不好意思的說:“都是楊老闆幫我做實體店,楊老闆的能力厲害嘛,能者多勞,我只是投點錢,掛個名而已。”

談到具體事情,實際操作的問題,平哥跟我說股票系統的事:“怎麼把保險公司加到股票系統裡去啊?”

我說:“簡單,就買股票時,彈出個提示,要不要購買保險,把保險的條款列出來。如果購買,就按購買股票金額的十分之一的價格來買保險。一年內,這個股票如果要賣出,如果有虧損,就提示保險還未到期,詢問股民是否等一年後到期再賣,這樣可以得到保險賠償。如果是一年後再賣出,虧錢了,就把虧損的部分加上投保的費用,一起由保險公司賠付給股民。儘量做到提示清晰,簡單易懂。達到條件就賠,別象別的保險公司那樣找各種藉口列很多條款就是不想賠。”

我繼續說:“上市時,跟創始人簽訂上市條款時,也要要求股價的上漲,如果跌了,要扣除創始人的股份來賠償股民。別拿了從我們股票交易所的錢後亂花亂玩,損害股民的利益。不好好把公司幹好,就賠股份。”

平哥:“那如果創始人一直做不好公司,那股份就慢慢賠光了,公司怎麼辦?”

我說:“我是大股東,如果創始人實在沒能力做好公司,或者故意不做好公司,那可以請職業經理人來做公司,再不行就和別的公司合併,最後不行了就退市。希望這些情況更少發生吧。”

平哥抱怨道:“剛做好的股票系統,又得加功能了,這樣一來,至少又得忙一個星期。”

我抱歉道:“那就再麻煩一下平哥了,現在還沒公司要上市,就慢慢加強系統的測試。多一些時間來穩定系統。等有公司上市時,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臨走時,我叫王霞把珊瑚帶上,到時放在銀行辦公室裡,讓客戶上門時,知道我們銀行的底氣。王霞開心的合不擾嘴,在其他人羨慕的眼光中抱著珊瑚樂呵呵的走了。

王霞作為場中唯一女性,她離開後,幾個人就商量著趕下半場,標準流程是先去足浴再去KTV喝酒。我不會喝酒,幾個同學也嚷嚷著要帶我去湖邊大排檔進行下半場,就他其他人告別,和同學一起趕往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