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拿起一家公司的資料來看。

B公司,創始人鍾靈,家裡有個老中醫,研究出了一個化解酒氣的藥方,製成口服液,喝酒後,如果想開車上路,就喝一瓶他的口服液,二十分鐘後,酒氣就全部散掉。融資一百萬,給百分之十五股份。

我問小強:“這家公司成立多久了?”

小強答:“三個月”

我問:“他這個口服液,拿到國家的生產許可證和相關檢驗報告了嗎?”

小強答:“還沒有拿到,但他在當地的實驗室裡驗證過,對身體沒有什麼損害,而且是中藥製劑,在起到化解酒氣的同時,對身體的影響也很小。”

我說:“如果想在國內生產這個口服液,批文是最重要的,沒有拿到這些檔案,如果現在進行投資,那萬一拿不到批文,就全部失敗了。這個風險很大。”

小強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但他表示:“雖然批文有可能拿不到,但拿到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有風險,但這個要看國家政策。但據實驗結果來看,效果是很好的,參於的體驗者都表示醒酒的效果很不錯,並且接下來的幾天內,並沒有感覺身體不適。實驗室的檢驗報告,也說明這個配方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我點點頭:“也就是說,配方是沒有問題的,最有價值的就是這個配方。他現在的公司情況怎麼樣?”

小強回答:“現在還在等配方的生產許可證之類的批文,還沒有開始生產,所以銷售也還沒開展。這個創始人是中藥世家,他說是從祖傳的一個配方里改進的這個配方,對配方這方面還是很厲害的,但他並沒有從事過企業管理,也沒有市場銷售的經驗。”

我皺起眉頭:“這問題可就大了,說白了,他現在除了一個好的配方,其他什麼都沒有,沒有批文,沒有人才,沒有客戶,沒有資金,沒有市場營銷能力,這樣子失敗的機率非常大。好的技術,好的產品,好的創意,這只是開始的一小步,一個基礎,後面想要做得成功,需要太多的東西了。他這樣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我們想幫他,除了資金和銷售方面,其他方面我們好象也幫不上忙啊。”

小強看我分析得不炒,心裡沒有了底氣,問我:“那還投不投這家公司啊?”

我思考了一下:“幫我約一下這個創始人,見面聊一聊吧。看看有什麼方式能讓成功機率變大一些,如果成功機率超過百分之五十,還是可以考慮的。現在這個成功機率可能都沒有百分之二十。”

小強馬上拔通鍾靈電話,鍾靈說他現在有空,今天在廣府採購藥材,可以馬上過來溝通。大概半個小時就可以過來。我看時間尚早,也就直接在這個咖啡廳等他了。

我繼續拿起下一家公司的資料來看。

C公司,創始人張順,做中央廚房,專攻川菜的預製菜。目前有魚香肉絲、麻婆豆腐、水煮牛肉等幾個菜品,需要融資二百萬,佔百分之二十股份,把預製菜的菜品做得更豐富一些,並且廣告宣傳推廣方面再做得更好一些。目前已經在廣府的一些外賣餐廳合作,一份菜大概十元錢賣給餐廳,餐廳加熱後,再配上米飯和餐具,用團團外賣公司送到客戶家裡。賣到客戶手裡大概二十到二十五元錢。現在每天生產銷售菜品數量為一千份。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

我看到這個還是蠻感興趣的。主要是現在的人太忙,每天996,再擠一個多小時的地鐵或公交車,下班回到家都累個半死了,再去買菜做飯比較麻煩,而預製菜就很方便,稍微加熱一下,就可以享用了。節省了買菜、摘菜、洗菜、炒菜等一系列麻煩。這也是未來方向之一,很值得現在前期投資進入這個行業。

於是我叫小強約一下這個創始人,因為他也在廣府,應該也可以很快過來溝通。小強用電話跟張順約了一下,對方表示一個小時內趕過來。

喝著咖啡,享受著咖啡廳裡的輕音樂,心情也變得好起來。很快,鍾靈就趕過來了。

小強先把我剛才的分析,跟鍾靈溝通,發現跟我判斷的情況基本一致。同時還帶來了個不好的訊息,有關部門把他的這個口服液劃為藥品而不是保健品,所以藥監局對他這個批文把控比較嚴,按照程式,今年拿到批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也讓鍾靈心急如焚,但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