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擺事實講道理說:“我父親前些年是做房地產的,主要做住宅,也做過學校。其實鋼筋水泥這些都是很便宜的,國內建的話,一平方一千多塊錢建築成本。現在房價高,都是炒作和地價貴。比如一萬元一平方的房子,政府拿走七千塊,開發商拿走二三千塊,炒房的為了賺錢,拼命抬高房價。炒到二萬他就能賺一萬。”

李老闆掰了掰手指算一下:“這麼算來,建課室也不需要太多錢啊,一個標準課室才幾十個平方,就算我們建一百個平方,一個課室也就二十來萬,建十個課室,才二百來萬。”

楊老闆指著馬醫生說:“你投資移民二百萬,相當於給人家建了一個學校啊。”

我繼續分析說:“剛才我說的是國內的情況,那邊的話,建築成本會更高,一方面是建築材料從國內運過去,運費幾千公里就是一大筆費用。另外工人也運過去的話,至少十幾個工人,也會比國內人工成本貴一些。”

我看大家都挺感興趣的樣子,繼續說:“其實錢還好說,再怎麼貴,就算貴三倍,也就是五六千塊錢一個平方,使用五十年折扣來算的話,一年一平方一百元成本,一個月一平方不到十元。算一個課室一百個平方建設成本,一個月才一千塊錢。這年頭,你在哪個地方租個一百平方的房子能這麼便宜啊。”

大家都在心裡盤算著要多少錢,我繼續分析:“更重要的是土地。有地方建才行。U國本身土地就很少,一個國家就幾十平方公里,佔用他們的寶貴土地資源,這個就算他們願意,價格可就很難談得低。他們要是不給地,難道我們把學校建到海里去啊。”

我指出關鍵所在:“再就是牌照,要允許我們在那邊建學校,以國內的情況來看,建私人學校的牌照許可,不單很貴,還很難申請得到。”

“還有,學校的主體是老師和學生,要從國內帶老師和學生過去,這個學習的費用,分攤下來,還是蠻高的。”

趙教授多年在大學任教,聽了我說的老師和學生的情況,並不認同:“老師呢,我國是不缺的,很多優秀的教師,裡面也有很多想在新的環境去教書的老師。我認識就很多,你只需要幾個老師,這個很容易推介給你。另外工資待遇,照國內現在的平均標準,每個老師五千左右工資待遇。”

“學生呢,現在高考壓力這麼大,有錢的家長,有很多都想著把小孩送到國外留學,生源根本不缺。你如果招不到生源,我幫你找生源,這個簡直不要太簡單了。你要多少生源都有。”

李老闆比較對價錢比較在乎:“如果二個班的話,請6個老師過去,一個月工資三萬,一年增長三十六萬,再加上機票和待遇,五十萬打底。二個班,一個班五十人算,一百個學生,分攤到每個學生,老師的工資待遇就是一個學生一年五千元。這還是很便宜的啊”

楊老闆補充道:“你還要算學生宿舍,學生飯堂和伙食費吧”

李老闆以多年管理公司的精明眼光,大概的計算道:“宿舍和飯堂,建築成本按照課室的標準的話,分攤下來一個人一年也不過一千元足夠了。伙食嘛,請廚師和阿姨來做飯菜,衛生方面還是有保障的。照我公司的標準,伙食費一個人每天二十元已經不錯了。平時加加餐什麼的,一年一千吧。”

趙教授也補充一句:“還要算學習教具文具之類的費用,還有課本雜費等。一般中學,一年這些也要收一千塊左右。”

馬醫生快速心算總結,說道:“照你們這麼算,老師五千,食宿二千,雜費一千,也不過八千塊。這比我花二百萬去留學,簡直就是不要錢啊。”

趙教授嚴謹地說道:“你們這樣算得太簡單,學校還有很多事情比較複雜,比如各種裝置,雖然裝置可以用很多年,但也是要考慮分攤的。還有校服,還有體育用品,音樂美術等課程用品等。再者要考慮生病的問題,以及各種意外情況的發生的費用支出。”

李老闆大手一揮:“你剛說的這些,就算一個人再加二千,足夠了吧。也不過一年一萬的費用而已啊。這可是留學,可不是在鄉下讀書。現在隨便在大城市讀私人學校,平均都三萬一學期了。更貴的都突破十萬了。”

王霞也補充了一句:“還有一個你們沒考慮到,就是機票,幾千公里,一年一個來回的話,機票都要一萬多了。”

李老闆狠狠心,咬牙說道:“那坐船過去,十多天就到了。一、二千就行。孩子還能在船上見習一下水手,體驗航海生活,也見識一下沿途國家的風景。”

楊老闆大笑:“李老闆你這摳就摳嘛,還體驗。不過話說回來,這好象也有道理哦,假期這麼長,十幾天也不算什麼,就當在船上做水手煅煉一下也可以。幾個學期下來,都是半個水手了,混不下去了可以畢業後去跑船。身體還煅練得棒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