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見的餐廳,位於惠城的市中心,一看就是裝修豪華的高檔餐廳。

點餐及見面寒暄自不必多提。有王霞介紹後,幾杯酒水飲料下肚,他們都是這種場合的老手,用句網路用語說就是社交牛逼症。幾位客套的聊了一下工作和生意上的事情,又談論了一下娛樂圈花邊新聞,還有惠城裡的一些名流的軼事,誰和誰結婚,誰空購買豪車豪宅,甚至購買了遊輪。總之各種我之前聞所未聞的事情,這或許就是圈子不同,自然談論的話題也不同。我只有面帶微笑的一邊聽一邊品嚐美食。

楊老闆問:“馬醫生,聽說你把你兒子送到澳州去留學了?”

馬醫生品了一小口紅酒:“是啊,這小子,學習成績不好,在班裡連前十都很難排進去,再過幾年高考的話,五百分可能都難,想上好大學,連門都沒有。”

李老闆說:“孩子才上初三,這麼小你就送出去,不擔心嗎?現在的小孩都嬌生慣養,吃不苦。一個人這麼小就去國外,怕是不習慣吧。”

馬醫生嘆了口氣:“這不也是沒辦法嘛,為人父母,總想著讓兒女上好的大學。”

李老闆疑問到:“到國外讀初中,不能提高成績吧?國外的中學,學的知識,很多都還是小學的,跟國內的教程沒法比啊。”

馬醫生無奈的說:“那小子,過去那邊,說上學的內容,早就學過了。象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早就在國內學完,試題都不知道做過多少了,結果那邊才開始學,你猜我兒子考了第幾名?”

楊老闆猜:“第一?這肯定是第一啊,老外的數學水平,跟我們沒法比啊。”

馬醫生回答道:“不是第一,是第三。因為前二名,也是我們九州人。”

楊老闆坦然的說:“那也是我們國人嘛,在數學方面,我國是徹底壓倒他們老外了。不過你兒子雖然拿第三名,但這個學習的水平,回到國內不說考大學了,能跟得上我們的高中課程都成問題了吧。你這是放縱孩子的學習啊。”

馬醫生說:“楊老闆,你這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我們也知道送到國外上學,除了英語,其他的學科,肯定會退步,回來再上高中的話,需要花很長時間補課才能趕得上國內的進度。但這對上大學有利啊。”

楊老闆不解:“這有什麼好處嗎?除了英語會好一些,其他的學科都耽誤了,成績起碼下降不少啊。”

馬醫生神秘的說:“楊老闆你聽過留學生沒有?就是外國人到九州上大學,以留學的方式。”

楊老闆問道:“我們國家的大學,不都是高考考上去的嗎?還有留學生?留學生不是指我們國家的學生,去到國外上學才叫留學生嗎?”

馬醫生指向一個戴眼鏡的儒雅人士:“趙教授,這個問題就由你來給楊老闆科普科普了。”

趙教授說:“來華留學這件事情呢,從自唐代就開始有了。那時我們國家是天朝,周圍所有國家都想來天朝長長見識,有很多各個小國家的留學生來天朝學習。學習文化、技術、制度等各方面知識。”

趙教授喝了一小口紅酒:“到了近代,西方科技發展很快,都跑到外國去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了。所以很多人的記憶裡,只有國人去外國留學,而不記得外國人到我國來留學。畢竟近來以來,確實很少外國人來我國留學。”

趙教授接著說:“自從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迅速崛起,科學也發展迅猛。也開始不斷有外國人來我國留學。但人數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少。”

李老闆問到:“我們國家發展這麼好,怎麼還這麼少外國人來我們國家留學啊?我們也有很多先進的技術知識,也有很多很好的學科。”

趙教授解釋道:“這裡涉及歷史原因,我國是近些年才發展起來,八九十年代,還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外國人也不太瞭解我國,很多外國人的印象中,還把我國停留在幾十年前的那種貧窮落後的印象中。”

趙教授接著說:“另外,大家都知道中文是最難學的,外國人學中文,比我們學英語更難。因為中文比較古老,而且是象形文字,跟他們的拼音文字區別太大了。中文都不認識,聽不懂課,不會說又交流不好,這也是導致外國人不太敢來我國留學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