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燈會匯聚的河流中,原本擁擠的人群忽然自動分了開來。

“孃親!”

上官玉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喜悅,他大聲道。

“那是什麼啊?”

“我知道我知道!”

西圖個子比較高,看見了前方的情況,一邊揮舞著糖人一邊道。

“這一定是大周的祈福祭舞!”

“就是那個為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祭舞?”

上官玉在山上的時候也看了不少書,禮制這一塊原本就是太辰院的必修課目,所以西圖這麼一提他自然想了起來。

隨即目光中出現了一絲嚮往。

“聽說能在年節跳祭舞的人都是大周的英雄,不知道我們能不能看到?”

上官璃笑笑。

“在這裡肯定是看不清的,所以才需要去更高的地方看。”

她指著飄浮著孔明燈的天空之下,京城附近彷彿一夜之間立起來的十二根柱子。

“比如說那裡。”

“那就是孃親說過的飛鸞臺?”

上官玉眼睛裡閃爍著星星。

“跟我來。”

上官璃帶著三個人在人群中穿梭而過,然後在無定河畔停了下來,那裡聚集了許多人,其中還有穿著鎧甲的禁軍在維持秩序。

一道臨時做成的柵欄將人群和禁軍身後的階梯隔開,站在底下往上望去。便能看見天空之上一隻展翅欲飛的赤紅大鳥,遮蔽了此地半片天空。

那便是飛鸞臺了。

京城裡平日是不允許有高過永定門的建築存在的,只有在年底這兩天,由機關大家鑄就的能夠收放自如的飛鸞臺才能被放出來,成為京城的一大奇景。

上官璃帶人往裡面走,立馬就被禁軍攔住了。

“站住,此處是鎮北王預定之地,旁人不……”

上官璃直接從懷中掏出一塊紅色鳥形木牌,這是飛鸞臺的通行證,十二塊各有所不同。

那位禁軍被狠狠噎了一下,連忙讓開了路。

“不知道姑娘就是鎮北王府的人,請。”

上官璃嘴角抽了一下,雖然知道孫伯要定這飛鸞臺,借的肯定是軒轅夜的名義,但是被叫做鎮北王府的人,聽起來還是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