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於大魏國來說,到底能不能承受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這筆支出太大。

趙楓他們幾人在商議之後決定,如果金旺這邊真的是打算用這種方式來對付趙楓的話。

那麼肯定是不能夠饒過他的,是一定要把高句麗給滅掉的。

那麼滅掉傷害之後剩下的這些百姓,和這些官員們應該如何處理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情了。

就目前來看的話,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將他們所有人全部都收歸大魏國。

這樣的話相當於是給大魏國這邊直接開疆拓土了,那麼大魏國的領土也就直接把高句麗給涵蓋過去了。

但是這麼做下來就帶來了一好一壞兩件事情,好事是那麼對於大魏國來說就增加了人口和土地了。

但是同時也帶來了極壞的影響,那就是高句麗這邊現在這些百姓全部都是民不聊生的狀態。

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如果說他們已經是大魏國的子民了。

那麼是肯定要解決他們這種生活狀心的,但是如果想要解決這種狀態的話,只怕會花費大量的資金。

這對於大魏國朝廷來說,恐怕將是一筆沉重的負擔,能不能夠支撐的了就不一定了。

雖然大魏國現在非常的富庶,但是大魏國境內也是有很多地方同時都需要資金。

朝廷已經可以說把能夠運用的資金已經運用在了儘可能多的地方。

如果再拿出一筆資金來去解決高句麗民眾這些溫飽問題的話,將會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

“朝廷現在倒是還有一定的資金來做這件事情,但是這遠水也解不了近渴,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解決目前的這個問題,卻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

想要把這個問題徹底解決的話,還得需要讓高句麗的這些老百姓們自己來動手。”

聽荀彧這麼一說之後趙楓這邊也是非常的清楚,如果就算真這麼做的話。

那對於高句麗來說這些民眾也只能夠解決暫時的溫飽,至於說後續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

畢竟大魏國朝廷不可能每年都拿出多資金來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想要

徹底告別這種狀態的話,只能夠大魏國的這些百姓們自己想辦法,也就是要自食其力。

但是這邊的環境可跟大魏國境內不同,這些百姓想要自食其力的話,恐怕還是非常難的。

“我明白陛下您的意思,但是隻怕這件事情沒那麼簡單,畢竟這兩地的土質不同。

如果說讓高句麗的這些老百姓們全部按照咱們大魏國經歷這些百姓的做法的話,能不能夠成功還在兩說之間,如果不行的話恐怕會很麻煩。”

確實荀彧說的也是一點都沒錯的,就現在以高句麗這些老百姓的這些行動能力和他們這些當地的土地來看的話。

想要像大魏國一樣用紅薯來解決溫飽問題,只怕沒這麼簡單,畢竟兩地的氣候和土地都不同,在大魏國能夠生長的紅薯。

在高句麗裡面能不能夠生長,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其實也難怪荀彧會有這種想法,人也沒有這方面的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