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從外頭巡邏的甲士說,有一小股妖魔試圖穿越界山來雁,本國的妖魔與人類軍隊配合起來,把這些傢伙打了回去—聽上去好奇幻,不過看大家的反應好像很正常似的。更夜(犬狼真君),你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冬天快過去了,我也該準備上路了。在這裡幹了10天,工錢一兩半銀,略低於柳國。不過考慮到這只是短時間的零工,這個工錢就非常良心了!

我突然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雁國錢與柳國錢除了銘文差別外外形重量品質幾乎一模一樣!這算是某種程度上的統一貨幣,很有意思…法律不統一,貨幣統一,語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行政制度幾乎一模一樣,這是一種何其奇葩的現象?

別的不說,十二國是怎麼保證貨幣品質如一的?就連大一統王朝都難以保障各地鑄幣品質如一,總是有好有壞,十二個國家竟然能在最容易出問題上的貨幣保持高度一致!而且我悄悄的做了分析,銀幣含銀量高達九成五六,剩下的金屬有銅、金和鉛,看來是吹灰法冶銀(先從銀礦提煉銀鉛合金,利用熔點不同的原理把礦石裡的銀提煉出來,然後通氣讓合金液中鉛氧化沉積,進行銀鉛分離),然後加入一定比例其他金屬改變銀錠的硬度和扛硫化能力,這還真是…夠經典(PS:吹灰法在兔家大規模使用始於大唐帝國,隨後傳入腳盆家,後來赫赫有名的石見銀山銀礦就是用的改良版吹灰法提煉高純度銀錠,成色可以高達九成到九成五)!

不過我好奇,私鑄這種現象應該有的吧?劣幣驅逐良幣這是貴金屬貨幣發展鐵則,這個世界是怎麼解決這種問題的?不要告訴我法律健全,雁國可以有良好的司法體系,那麼處於內亂的巧國不會發生劣幣問題嗎?還有我好像在柳國也沒見到低成色私鑄錢,這個世界假幣制造簡直是良心產業—品質與朝廷齊平,這不正常!

算了,說不定以後就能碰上呢?到時候走一步看一步吧!

我該走了,目標關弓城,如果可以的話,玄英宮。

~~~第142天~~~

雁國長途馬車業務比較繁華,價格也不貴,一個前往關弓的坐票只需要二兩銀,包住不包吃,只是晚上是大通鋪,隨身行李不能太多。

全程預計八天左右,穿越小半個國家,那些三個月穿越巧國的傢伙可以閉嘴,你那是連繞道帶躲貓貓,大半時間用在跟別人鬥心眼,真正趕路時間不長!

馬車速度還行吧,好路況一個點跑十公里作用,一天跑五六個點,大概五十公里(百里路),算是一種非常迅速的路上運輸了。實際上我開一晚上車也能跑完這些路,要是飛行的話路程還能減半,不過那樣的話就要考慮怎麼多看這個世界的監視體系,誰知道那個延麒今天晚上有沒有出來兜風的習慣?

~~~第145天~~~

我們抵達了一個大點的城郭,應該是州府,人口三四萬左右,從外邊看這個城市規劃非常有計劃性。

不愧是擁有500年治世的大國底蘊就是牛!

只可惜馬車不長停,下去幾人,又拉上幾人,有點像長途客車,不到站最好別亂下車。

坐車的都是普通百姓,不是走親訪友就是求學,要麼就是到買點小東西,雁國民間流動性限制不算大,比柳國自由點,這簡直不像農業生產力社會的制度。

一路上人煙還算可以,雪並未對運輸產生太大影響,沿路軍民早已經清理了大半路上積雪,大量雪堆在地頭,同行的人自豪的說今年也是一個好收成。

作為一個國家最基層的生產單位,雁國的農民生活還算可以,看來延王朝廷治理國家有一手。他們用的是那種思想?反正不是犬儒,也不像黃老。

~~~第146天~~~

看見州軍拉練,從精神上看這些人的意志還算可以,裝備上來說保養的不錯,雁國地方軍隊能夠達到這種水平非常的好。

只可惜還是冷兵器裝備,鎧甲是皮甲底子,上面縫製甲片增強防禦力。不過這個世界的獸皮有不少超綱貨色,一些有妖魔血統的野獸可能皮子堪比凱夫拉防彈衣,做成盔甲很實用。

取暖衣物…盔甲遮掩的太厚實,看不清楚。不過同行的人大多數皮襖、棉衣(內襯棉花或絲棉蘆葦花…怪哉,這個世界什麼時候開始有棉花的?兔家好歹是草原帝國帶來普及的…),將就點的就是毛氈披身上,估計官兵們也是這樣吧?

自己一身厚粗布長袍,裡面偷偷穿著棉坎肩,袖子上是獸皮套袖,鞋也換成烏拉護腿靴(請參考《鬼滅》男主一開始穿的那種),坐車的時候還是有點冷,就算是冬天,車廂拉上了油氈佈防風效果還是好的有限,這種設計對於這個年代的生產力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便宜一點的車還沒有頂棚呢!要是颳風下雨,只能全靠臉硬抗。

路上看見了富商的私人專車,鏡頭過去掃描一下,其實也沒有好太多,油氈棚子換成木頭盒,最多里面多個火盆。

我現在才想起自己忽略了什麼細節—我們坐的是四輪車!富商私人專車是兩輪的,這個制度也太好玩了吧?(PS:如果是古代兔子家背景,四輪車不僅僅只是古代禮儀的限制,想要使用四輪車,必須同時具備道路平坦開闊、馬匹使用價格低廉、水運不發達、人煙稠密商品經濟發達這幾個特點,少一個都不行。實際上,除了中原地區東半邊,大宗貨物中短途運輸外,相對靈活,成本低廉的兩輪馬車直到今天還是主流)

嗯,這個世界的人類還是比較務實的,各種擁有奇怪血統的牲口遠遠超越了另一個世界的重挽馬,從地理條件上看一個國家內部地區幾乎全是平原,可偏偏水運條件欠缺,再加上處於治世以後人們需要高價效比的長途運輸工具,四輪馬車在民間應用非常的廣泛。至於那些有錢人家的私人專車嗎?兩輪馬車其實就夠用了,這跟另一個世界裡豪華轎車與大型公共運輸車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悄悄的問了問趕車師傅,他們這裡沒聽說四輪馬車有逾制的問題,看來這個世界很務實,或者說很會變通—這可不是農業文明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