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怒吼聲那個大傢伙衝向了機場跑道,它巨大的身軀上現在傷痕累累,本來在島上橫行無忌的身軀此刻並不能帶給它一些的安全感—人類的武器可以輕易的撕開它的皮肉,就是想帶來的疼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第六感,告訴他這些傷勢如果繼續加深下去的話,可以導致它最終死亡。現在棘背龍感到一陣憤怒和無助,不就是昨天的時候自己好奇這些新來的無毛兩足猿是什麼味道嗎?整整一個晚上,整片樹林裡雞飛狗跳的,樹木成片的倒下,古怪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大量儲備糧慘死前的聲音,讓它感到心驚膽戰。今天早晨,它想悄悄的躲進河流裡,結果被水上漂浮著古怪的傢伙發現…

棘背龍感到呼吸越來越重,大量的失血讓身上的疼痛感漸漸麻木了,隨之而來的是身上的疲倦感,整個身子頭到尾來越沉。終於,它腳上不知道碰到了什麼東西,自己失去了平衡,摔倒在了跑道上。

樹林裡出來了好幾個騎著車計程車兵,大部分車上都坐著兩個人—後面的乘客幾乎每人都揹著一具火箭發射器或榴彈槍,完美的獵殺隊!大部分摩托車遠遠的吊著這個獵物,重新上膛的火箭筒鎖定了這個大傢伙,好兩輛看上去不大一樣的摩托車小心翼翼的上前,車上敏捷的跳下來兩個獵手。其中一個獵手端起他手上的氣槍瞄準這個大傢伙補了兩槍,而另一位則是使用鋼索將這個大傢伙得嘴巴捆上,確認獵物徹底失去意識以後他倆向遠方做了一個手勢,周圍負責警戒的摩托車圍了上來,在確認危險解除之後,大家歡呼了起來。看樣子這是他們截止現在為止最大的收穫了吧?

飛齋現在就在這個脊背龍前方不到二十米的地方,要是這個傢伙再威猛點,向前跑兩步的話他就很有可能就被這個大傢伙給踩在腳底下了。話說看見一頭巨獸直接砸在自己面前是什麼感覺?飛齋說不上來,但它砰砰直跳的心臟還是出賣了他,這才直播沒有幾分鐘就碰上了這麼一出事兒,恐怕今天真不是個適合直播的好日子,玩不好,自己就像第三部中的主角團一樣撒丫子,準備狂奔吧!

直播間裡的眾人議論紛紛—

不槓不舒服斯基:不要告訴我,這就是傳說中的那頭棘背龍—我記得第三部裡它成功的秒殺掉了霸王龍,宣告了自己是一哥的位置。這頭雖然威猛點,但是個頭上還差一點吧!

猛爺:估計可能是同一頭。別忘了,第三部的劇情還要等三年才開始,這傢伙要是再漲三年的話,說不定就真的跟電影裡一樣大了。

不槓不舒服斯基:吃金坷垃了?打激素了?三年就長到那麼大,也太誇張了吧?

慫貨在此(主播):我看說不定真的是同一頭。別忘了一個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在納布拉爾島上只有一個霸王龍家族,而且滿打滿算,只算倆頭半成年恐龍,再多的話,食物問題就是大問題了。索納島面積雖然兩倍於那裡,可這兩座島氣候和生物圈高度的類似,承受能力也不可能超過那裡太多。按照電影裡的畫面上來看,棘背龍和霸王龍都是頂級大型獵殺者,他們彼此之間有強烈的競爭性,說白了,這可不是一山不容二虎,這簡直是獅子老虎大亂鬥。電影歸電影,現實裡它倆真碰一塊的話要麼互相忌憚,井水不犯河水;要麼逮著機會之後,將對方一擊致命。至於有沒有第二頭棘背龍?我感覺挺懸—不是說島上養不起,而是如果有的話霸王龍家族不一定堅持到第三部開場。

北地之王:這個傢伙的樣子,怎麼這麼怪呢?他背上的鰭—啥用呀?

科學院老不死:這個我來解釋一下吧!其實,從二疊紀恐龍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很多恐龍的背上就有這種結構。經過對化石研究我們一般認為巨大的背鰭有以下幾種作用—調節體溫、偽裝外形、求偶特徵、自我防衛以及輔助運動。這些結構最早在二疊紀的異齒龍化石上發現,等到侏羅紀時代恐龍種類空前增多,各種恐龍背後的各種突起,也變得千奇百怪。上一個島,我們看到的劍龍,它們的背後大骨板曾經誤導了我們很久。一開始我們甚還以為這是屬於防衛機制的一種,結果研究告訴我們,這些骨板非常的脆弱,結構上更適合散熱。同樣的,這種結構幾乎在所有的。恐龍大分支中都找的到,作用也千奇百怪。不過這個恐龍確實很不對勁,按照常理,棘背龍不應該長這個樣。

慫貨在此(主播):這個問題…其實原因有兩個。從電影劇情裡來講,索納島是個恐龍工廠,這裡才是侏羅紀公園的核心生產線。之前我不是說過他們的恐龍大部分是轉基因的嗎?能出現在公園裡的都是成熟的成功產品,那些失敗產品、不知成敗的實驗產品又去哪了?還有你真不會以為公園只是一個單純的動物主題公園吧?重啟版前兩部每部都有一個人工培育的變種恐龍出現,那麼原版裡頭為什麼不能同樣出現一些人工培育的變種恐龍呢?這個傢伙真正的名字應該叫做戰神棘龍,電影原版小說成書於1993年,第三部電影上映於2001年,當時人們對棘龍的研究還比較粗糙,雖然這種恐龍化石早在1915年就被發現了,不過在第二次全藍星群毆大賽中本來存放在漢斯家的化石被戰火毀壞,人們只能從記錄上得知,這是人類發現的最長的肉食恐龍。而新的棘龍化石大多是千禧年之後才發現的,所以,電影在上映的時候導演只能參考已知的一些恐龍,對它進行一些修改,比如說這傢伙的身軀,其實就是一隻加大號的重爪龍,然後再背上PS一下,就成了電影裡的戰神棘龍。不過這裡有一個小彩蛋—第三部在拍攝前道具組發現參加過前兩部拍攝的霸王龍模型遭受了損壞,無論是造新的還是修好舊的,都是一大筆錢。結果編劇就拍板,換個更大更兇的來幹掉霸王龍。這正是霸王龍在第三部中亮相沒多久就撲街領盒飯的原因—當然,這麼幹的結局就是無論是古生物專家還是影迷們對這段劇情是罵聲不絕於耳。後來,為了平息民憤,重啟版第一部裡,那頭老霸王龍出場單挑暴虐龍時,它撞爛的那套骨架就是棘龍—在那一條時間線上,官方給予的解釋是這傢伙培育出來了,但是不小心養死了。

北地之王:你們還真會玩…不過話說真正的這種恐龍該長的什麼樣?

科學院老不死:它的樣子恐怕讓你失望了。雖然從骨架化石上來看,棘龍可以長到長達17米,這個長度比霸王龍還多四米多,但它的身軀並不強壯。經過對多據該類化石進行統一研究後發現,這個傢伙是四足行走的動物。相對於霸王龍,它雖然有一對強壯的前肢,但它的後腿更加瘦弱,這樣在陸地上,它根本無法兩足行走,行進方式更類似恐鱷或者鱷魚。而化石裡頭微量元素確定它是一種水生恐龍,生活的環境主要在水裡頭,這樣也解釋了它的背鰭的作用—調節體溫和輔助運動。而且這傢伙的鰭非常大,不光背部尾巴上也有—這樣更有助於它遊動的速度。至於身體大小還原之後我們驚訝的發現就算是體長達到17米的成年龍它的體重也不超過七噸—跟他生活在同一時代的鯊齒龍,體長在13到14米左右,體重可以達到11噸。而著名的霸王龍,身體略短於鯊齒龍,體重可達到14噸。

北地之王:也就是說,它的體型更像個長條了?

科學院老不死:還是個插上兩面大鰭的條…不過這個傢伙的主要食譜是當時的大型魚類、龜類、鱷魚和在水邊生活的小型恐龍。它實際上的陸地戰鬥力還不如陸地上6到7米左右的中型肉食恐龍—至於真正的棘龍跟霸王龍碰面之後的話,估計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況且,從化石研究上來看,它倆不光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也不生活在同一片大陸上,根本形成不了競爭關係。跟紀龍同一時代,同一大陸的大型獵殺者就是沙齒龍,比霸王龍略長,但是瘦很多的一種大型肉食恐龍。從咬合力和牙齒結構上看,如果進行死斗的話,可能不是同一級別霸王龍的對手。

北地之王:受教了,謝謝專家。這麼說來,這個被放倒的傢伙,其實只是一個不倫不類的玩意兒了?

慫貨在此(主播):還記得我一開始時說的話嗎?公園在復活恐龍專案最初的時候,他們就沒有拿到合適的完整的恐龍遺傳基因。為了保證恐龍的成活率,他們更多的是用其他動物的基因對其進行彌補。或者說他們應該是先設計出他們要什麼樣的恐龍,然後再決定怎麼用基因工程製造出這種恐龍。還記得一開始出現的雙脊龍麼?瞧瞧那都是什麼玩意兒!頸部的褶皺皮、可以噴毒這也太誤人子弟了。

就在大家吐槽的時候,遠處,港灣那個方向開來了一架大型直升機,看樣子像是鷹家的CH53超級種*馬。這隻戰神棘龍很快的被吊裝了起來,運往岸邊的恐龍拍賣場。隨後,負責外圍警戒的車隊離開了這裡。他們回到樹林裡,尋找著下一個獵物。

慫貨在此(主播):大家說我下一步幹什麼好呢?知道樹林裡轉轉,看看新恐龍;還是當個活雷鋒助竜為樂,把拍賣場上的恐龍都放出來?或者是乾脆搞點大新聞?很可惜,這座島上人們對山脈開發的程度很非常高,恐龍工廠部分車間就在山頂上,估計那裡已經被人探索完畢,這回惡魔覺醒儀式沒法進行了。

急診科社畜:主播大大,要不你試著在叢林裡頭來個遠足?這幾天我翻查了不少熱帶植物圖鑑,說不定我還能在樹林裡發現一些好玩的植物,你不是一直嚷嚷著搞新聞沒材料嗎?說不定這會有驚喜呢!

奧斯瓦爾德.阿爾.卡彭:主播先生你注意到沒有,剛才的獵殺隊裡頭有人拿著高壓氣槍,還記得第二部裡那把放倒霸王龍的槍嗎?它們又出現了。你難道不試著去0元購一把?

天花板先動的手:要不直接去拍賣場看看吧!要是估計的沒錯的話,那裡的恐龍應該是最多最全的吧?與其一個人在樹林裡東轉西轉撞大運,不如直接在關底守家好了!而且要是開拍賣會的話,那裡肯定是最重要的地方吧,要是想搞什麼大新聞,沒有比那裡更合適了。

就在大家爭論不休的時候,一架小型客機降落的下來,飛機上下來幾個人。看清楚下載的人都有誰之後飛齋愣了一下:正愁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這下子可有目標了。就是你了,吳博士!

之前跟公園大老闆通話的時候飛齋得知了一個訊息,關於本次聯合科考任務,鷹家真正的目標是恐龍復活技術,或者說是成熟的生物克隆技術。由於五年前的那場突發意外,這套技術的實驗資料大部分流落到兩個島上了。在納布拉爾島秘密保險櫃裡頭,有一套成熟的技術資料,憑藉那套資料就可以還原恐龍復活技術,現在那些資料都在飛齋的私人空間裡,等到本次直播結束前交給遠在鷹家的兩位大老闆就行;但是那套資料並不完全,關於克隆技術,頂上只是概括的說了一部分。完整的原始資料在索納島,按照鷹家政府的要求那套資料就是他們的戰利品。現在,吳博士來到島上,他的任務應該就是負責檢查那些資料,並將資料移交給鷹家。

飛齋覺得這事有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