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風擺柳(上)(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年前的某一日。
孔方楚一時興起,去了思善堂。
思善堂是巫越國王室子女學習之所。
宮中王嗣,凡到了髫韶之年(七、八歲),都要進入思善堂統一學習。
直至公主到了豆蔻之年,王子到了束髮之年,才會各自分開,另行更有針對性的教育。
長公主和大王子、二王子早已經成婚多年。二公主、三公主正值摽梅,已經在跟著女官學習女紅和中饋之事。而三王子和四王子則跟著大學士學習經史、以及跟著驃騎將軍學習武藝。
均不在其列。
目前在學的只有七位王嗣,以及他們的伴讀。
四公主孔方博昇,是已薨大孫後所生。
五公主孔方博旻和五王子,為小孫後所生。
大孫後和小孫後是堂姐妹。所以西都一直流傳著“孔方中,孫半璧”的說法。
此話意為孔方氏的江山,孫氏佔了半壁。
別的不說,光論王嗣,孫家就貢獻了一半。
六公主長風和七王子博晏悉為黃貴妃所生,自不必說。
六王子孔方博曇是夫人吳氏所生,七公主孔方博旱則是夫人徐氏所生。
雖同為夫人所生,其中卻有千差萬別。
吳氏在生,徐氏已故。
人走,自然茶涼。
吳氏出身望族,向來在王后和貴妃之間保持中立,六王子則更是清心寡慾,不涉黨爭。母子二人很得孔方楚的看重。
七公主的生母徐氏,原本只是個昭容,歿後才被追封了夫人。
從這一點而言,七公主與六王子便無法相較。
小小一間學堂,關係簡直是盤根錯節,日常風波不斷。
是日,思善堂上的是書畫課。負責授課的鄭大學士,讓眾人品評吳道子的《觀音像》。
孔方楚剛好想聽一聽子女們的見解,便對隨行的夏公公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悄悄駐足在一旁。
“觀音大士的面相慈善端莊,線條飽滿流暢,衣服飄舉,盈盈若舞——”先開口的竟是向來低調的六王子孔方博曇,他如獲至寶,聲音裡透著激動:“素聞畫聖精於佛道,刻畫細緻入微,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筆勢圓轉,焦墨勾線,”五公主孔方博旻接著朗朗道,“略加淡彩設色……筆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
孔方楚聽了,不由暗暗點頭。
“嗯,我覺得線條的形狀,像蓴菜條。”七王子博晏聲音洪量。
“你就知道吃!”五王子回頭嘲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