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七天鬼屆
章節報錯
週一,七天鬼屆,如約到來。
夏恩從學校趕到 隱閣 時,那裡已經熙熙攘攘來了好多人。就連隱閣外面也圍了一圈古玩收藏攤位,藏品多樣,琳琅滿目。
夏恩憑藉著瘦小的身體,在人群裡面混的如魚得水。
走走停停四處觀望周圍新擺的攤子,她發現這裡的藏家都喜歡在地上鋪一塊布,把自己的“寶貝”規規矩矩地擺上去。
夏恩看過表示商販們很有商機頭腦,把藏品擺在地攤上,可以使前來“淘寶貝”者居高臨下,一覽無餘,容易發現自己感興趣的物件。
也有放在桌子上的,不過佔小部分。
夏恩走到一個小攤前駐足,小攤很普通,零零散散的擺放著一些雜亂的東西 ,面前大姐手裡拿著一個紫砂壺,看著像是保管不當有些老舊和瑕疵,品相也不是很好,不過樣子挺好看的。
對面的大爺正在和攤主大姐講價。
“怎麼說,四千三我要了,但是這兩本書送我墊桌腳。”大爺揚起從邊上角落拿起的的兩本書。
對於紫砂壺夏恩不感興趣,吸引她的是大爺手中的兩本破書,破破爛爛的外皮早已看不出原來是什麼樣子,張數也不是很多,兩本加起來應該有個百十來頁,平平無奇,毫無特色。
“那再加一百,一共四千四。那書我花了一百塊從一個落家那裡收來的。”大姐也不是吃虧的主,對於兩本破書也要講價。
“四千四不吉利,四千三百五,就這樣了。”
然後大姐看著沒辦法再往上要,就同意了。
大爺面色無常,看了一眼旁邊站在圍觀的夏恩,隨即將兩本書小心翼翼的放到包裡,而那個紫砂壺被他隨意的拎在手上,邁著閒適的步子扎進人堆裡,很快消失不見。
夏恩在一旁目睹了全程,不禁為大姐心疼一番,剛剛大爺拿走的那本書如果她沒有看錯,應該是光緒年間流傳下來的古籍善本,那兩本古籍她在大爺翻看時粗略的看了兩眼,看的不是很全面,但收到的資訊量很大。
第一本內容包含了源自易經衍生的五術中山、醫兩術。
另一本記錄了食餌篇、符咒篇、針灸篇等等,兩本書有利於校勘與復原古代文獻缺少部分的記載,並可根據其中所記載的知識,還原當時清朝時期的生活、文化及信仰等重要資料,極具研收藏價值,屬於古文物中的珍貴藏品。
像大爺這樣的一眼就看出來的買家,十有八九是老狼。
所謂老狼是對買家的眼力的一種等級,買家劃分好幾個等級,從上到下分別是老鷹、老狼、飛蟲、熊瞎子、羊牯和蝦米等。
老鷹是最高階別,這類人往往是地攤攤主的噩夢,他們由文物專家、資深玩家、資深古玩店主組成,所有玩物的是真是假在他們眼裡都會一目瞭然,不過他們很少出手。
而老狼,是由有經驗且眼力比較好的玩家、古玩店主組成。這些人也都非常厲害,是古玩市場實際的高手。他們經驗豐富、水平較高、購買能力強、心理素質好,一般不大會上當。
通常這類人不會去關注那些擺滿假貨的攤位,能夠很迅速地在混亂不堪的地攤貨色中發現好東西。
他們熟稔各類假貨仿貨的特點,能夠自動過濾不需要的資訊。一旦看準了東西就議價出手。
其他的幾類人都是一知半解和完全不認識的,他們也是攤主們的最愛。一般這樣的買家都缺乏最基本的文物和文化知識,基本不具備辨識能力,所以任由攤主們隨意編造東西背後的故事,讓他們相信然後去購買。
對於夏恩在一邊看,不提醒大姐的行為,原因很簡單,自始至終古玩界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其中就有:你開你的店,他賣他的貨,彼此只說好話,絕不允許拆同行的臺。
所以她也能在旁邊看個熱鬧而已,不能說話去幹擾買家或賣家。
大爺走後,夏恩又去其他攤位轉轉,發現每個地方的古玩市場,都是一樣的魚龍混雜,亂的很。
因為 隱閣 算是一個大型的古玩市場,又加上七天鬼屆的出現。這些買家來自各個方面,不僅有一些專業的收藏家,也有一些旅遊者,來玩的學生,和閒得沒事兒跑來湊熱鬧的老外,人群屬實雜亂。
買家亂七八糟的,賣家更是五花八門的,有當地常駐的賣家。
有當地手裡東西太多,玩膩了想換換玩的收藏家,坦白說就是他們把自己不太喜歡的東西趁著鬼屆拿出來賣掉。
當然也不乏外地來想賺錢的小販,和行內有眼力,但沒錢開店,到各家古玩鋪“摟貨”,然後轉手賣出的“包袱齋” ,更有一些不花本錢拿別人的東西去賣,從中賺取差價的搬磚頭。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哪裡有了大型的古玩交流會,他們就會成群結夥地跑到哪裡。這類人通常都會有點好東西,想賣個好價錢。
夏恩將整個場地大概轉了一遍,真東西是挺多的,但是假的也不少,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不僅是各個大佬們撿漏的好時機,也是賣家們賺錢的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