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冠禮封王進行時(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著車輦一點一點的行駛,劉恆已經可以遠遠的望見玄武門了。待到車輦離玄武門越來越近的時候,他離近一瞅,好傢伙,玄武門門前已經建立起一個類似於戲臺的大臺子,周圍圍滿好事兒的百姓們,四周的茶樓,青樓楚館的窗戶都是開啟著的。
要知道,皇子的冠禮和封王儀式可不是每年都能看見的,再加上劉恆這個“行走在大越王朝的巨型奇葩“的名頭,今年的冠禮和封王儀式就更加的有看頭了。
等到車輦走到大臺子的前面,劉恆和劉長都下了車輦,走向臺子上面。
一個老太監看見一切都已就位,大聲向周圍的百姓和官員們說道:“大越歷,一千五百二十一年,九月九,重陽節,今日乃我大越十二皇子長,十三皇子恆的冠禮。聖上口諭。”老太監適時的停頓了一下,好給劉長和劉恆反應和做準備的時間。
劉長和劉恆彼此對視了一眼,應聲而跪。
老太監看到眼前的場景,絲毫沒有打斷的意思,繼續大聲說道:“聖上口諭:今日是朕的兩個兒子,十二子長,十三子恆的冠禮,朕因國事繁忙,無法親身而來,而太子因身體有疾,亦無法親臨現場,故待人轉述朕的話,朕有九德贈與兩個兒子。
簡而廉,需平易近人,又堅持原則;剛而塞,需做事主動堅決,又有節制;強而義,需能力強,又能協調好關係;亂而敬,需處事公平而持重。擾而毅,需耐心隨順,又極其果敢;直而溫,需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寬而慄,需行事謹慎,如履薄冰;柔而立,需辦事方式柔和,立場堅定;愿而恭,需與人為善,從人心願,又嚴肅負責。”
跪在地上的劉長和劉恆,叩謝到:“兒臣謹記父皇的教誨。”
老太監轉述完皇帝的口諭之後,對著他身後的內侍們說道:“爾等去幫兩位殿下重新束髮。”
內侍們作揖稱道:“喏。”說完起身幫劉恆和劉長解下早上剛打理完的頭髮。
待到劉恆和劉長的頭髮重新梳好,老太監開啟聖旨,大聲地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擢令大越治禮丞為十二皇子長,十三皇子恆行冠禮。欽此。”
有兩個中年官員對著聖旨作揖說道:“臣遵旨。”
回答完之後,其中一位官員走到劉恆的面前,身後還跟著一位端著盤子的小太監。只見那個官員拿起一個黒麻布做的帽子,戴到劉恆的頭上。聽官員的解釋,這個黒麻布的帽子叫布冠,代表著劉恆從此有治人的特權;然後,官員又摘下黒麻布帽子,戴上白鹿皮做的帽子。這個白鹿皮帽子的名字叫做皮弁,表示從此之後有服兵役的義務;最後戴上的絲帛製成的平頂帽兒。這帽子的顏色紅中帶黑,與雀頭高度相似,叫做爵弁,代表著劉恆從此以後有參加祭祀活動的權利。這一套流程也代表著劉恆不再是小孩子了,是一個成年人,除了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解決和負責。
老太監見一切都完事以後,大聲吼道:“禮成。”說完開啟手中另一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十二皇子劉長為陶王,可領三百南宮衛士前去封地,擇日啟程。封十三皇子劉恆為代王,可令三百御林軍前去封地,擇日啟程。欽此。”
這個代王的封號,猶如轟炸機般轟炸劉恆的腦海。如果劉恆記憶沒錯亂的話,漢文帝貌似在沒當上皇帝之前,他的王號就是代。
這時,隨著聖旨的分封,彷彿有著源源不斷的龍氣在洗刷著劉恆的身體,體內的氣表現得異常的活躍,欲要推動著境界的晉升。隨後,劉恆緩過神來,急急忙忙地壓住蠢蠢欲動的真氣。
過了一會兒,劉恆終於壓制住了體內活躍的真氣,他帶著疑惑又頹廢地問道:“二狗子,你說難道這個世界真的有天命嗎,這是預示我要當皇帝嗎?”
這時,系統聽到劉恆的話,寬慰道:“宿主,先不管什麼天命不天命的,首先,你已經不具備成為皇帝的前提條件了。”
劉恆頓時豁然開朗了起來,高興的說道:“你說的對,二狗子。”
老太監見劉恆久久沒有起身,以為他的腿跪麻了,對著一個小內侍說道:“你去,快快將十三殿下扶起來。”
小內侍聽話的將劉恆扶了起來。老太監走到劉恆面前,拱手諂笑的說道:“聖上口諭,讓殿下完事之後去一趟中和殿。”
劉恆對著老太監說道:“好的,本王知道了,你們先回去吧。”
說完,劉恆對著劉長拱手說道:“十二哥,父皇找我有事,我先行一步啊。”
劉長笑著說道:“既然父皇找你有事,你就先去忙吧。不用管為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