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破敗的白雲觀(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大越國境東北某處有一山脈,只因這山脈上的雪終年不化,而且此山脈綿綿長長,彷彿還流溢著嫋嫋的顫音,被當地人戲稱為‘雪音山脈’。
這雪音山脈當中有一座挺拔險峻的山峰名叫白頭峰。此山名的得來只因此山之中有太多的奇形怪狀的懸崖峭壁,且山頂上終年有雪,四季不化,活脫脫的像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
白頭峰上有一個道觀。從遠處看,這個道觀恢弘大氣,四周建築極為合理,像是有一得道真仙坐鎮館中。而近看,卻發現這道觀之中的建築盡是些頹垣敗壁,唯有在正中心的供奉殿還算完整,只是這供奉殿的匾額已經掉漆缺字了。
這供奉殿供奉著三位祖師,分別是‘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上清高聖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道德天尊’。不過,這家道觀有別於其他的道觀。在這其中,靈寶天尊,即上清高聖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高居c位。
在三大天尊雕像前面站著三個人,一個鶴髮童顏的老年人,一個嚴肅莊重的中年人,一個衣著浮誇的青年人。
只見那青年人開口對那嚴肅莊重的中年人說道:“掌教師兄,您說紀師兄能成功嗎?總感覺他不太靠譜啊。”
沒等中年人回答,那鶴髮童顏的老年人搶先回答道:“他靠不靠譜?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嗎?能下山的人只有他一位,就算他不靠譜,我們能怎麼呢?你與其在這兒擔憂來擔憂去的,不如去詠誦《黃庭經》。”
聽到此話的青年人在老年人看不到的角度撇了撇嘴。
那嚴肅莊重的中年人適時地插了一句嘴,緩和氣氛地說道:“師弟,師叔說得對。現在我們沒必要去擔憂,既然紀師弟去了,無論成也好,不成也罷,順其自然吧。”
青年人又向中年人問道:“掌教師兄,如果真收不上來,不怕京城那位震怒嗎?萬一他派他那四大忠犬過來,就憑咱們白雲觀現在這個情況,大貓小貓兩三隻,咱們也挺不住啊。”
老年人惆悵地嘆了口氣,中年人也嘆口氣,雙手一攤地說道:“如果那樣的話,就沒辦法了。咱們白雲觀合該遭此一劫。”
青年人默默說道:“希望紀師兄靠譜一次,就一次,一定要把他收上來,祖師保佑。”
老年人咬兒著牙,恨恨地說道:“想我白雲觀未經道劫之前,是上清一脈的魁首,亦是道家至上觀之一,上至帝皇世家,下至牛馬走卒,何人不敬仰,何人不崇拜。何至於此,為一黃毛小兒,我們這麼輾轉反側,憂心忡忡的。”
中年人開口勸慰老年人說道:“師叔,別生氣,小心境界滑落。”
老年人聽此閉目閉口默唸道:“無量天尊。”
中年人又開口說道:“時也命也,我上清一脈正因招惹太多了紅塵俗事,才導致道劫的發生。然現在事過境遷,我們這些活著的人應當向前看,不應該在回憶中沉淪。”
青年人附和中年人說道:“掌教師兄說得對,當時咱們上清一脈的人太囂張跋扈了,最終才導致道劫的發生。只要那小兒入我白雲觀,咱們白雲觀再創輝煌,那就指日可待了。”說完,他竟然幻想那小兒入觀之後的樣子,‘嘿嘿嘿’地笑出了聲來。
那閉目的老年人睜開了雙眼,對著青年人訓斥道:“閉嘴,你以後不會說話就不要說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那黃口小兒的身上,這種話兒你都說的出來,你這些年的修道都修到狗身上了嗎?”
青年人聽到訓斥,小臉兒一拉,小嘴撅起,無聲地反駁道:“那小兒本身不算什麼,但他有個好老爹啊,有一群哥哥弟弟啊,有資源,有背景,不指望他指望誰啊,指望紀師兄?還是指望你這個快入土的老頭子啊?躺平,它不香嗎?兇,兇,兇,就知道兇我。”
中年人看出來了青年人的無聲反駁,溫和地開口說道:“師弟,師叔說的不錯,把希望寄於他人身上是不對的,我們應當自強。《易經》有云:《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青年人呶了呶嘴,說道:“掌教師兄教訓的是。”
………………………………………………………………
與此同時,劉恆坐在馬車上無聊至極,向外面的高慶問道:“高慶,咱們走到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