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

若是自己能栽培出來一些女醫士,那麼日後女醫士給婦人接生看病,豈不是方便的多?

“莘大夫?”

莘桓回過神來,“孩子個頭大,倒是讓母親吃了不少苦頭,這幾日一定要好好休息調養,不要急於下田幹活。”

“唉,這要是生了個小子也就罷了,可惜生的是個不中用的丫頭。”

莘桓聽到這話一愣,不中用的丫頭。

女嬰怎麼就不中用了呢?

那產婦更是嚎啕大哭起來,“你怎麼不是個兒子呢,我對不起相公啊,沒能給他生個兒子。”

莘桓聽到這話愣在那裡,好一會兒這才閉上眼睛,“幫咱們河套府百姓修葺房屋建築的唐探花,也只有一個女兒。”

這家的婆婆聽到這話賠笑了一句,“早晚還會再追生個兒子的。”

“追生兒子?他若是想要追生兒子,答應那平章郡主就是,留下京城官運亨通,何至於被人算計被髮落到河套府?他有偌大家產尚且不在乎,你們一無所有又有什麼好在乎的?”

“女兒又如何,難道你,還有你不是女人,難道世間男子不是女人生養?懷胎十月的是女子,為何輕賤女兒家的卻也是女子。你們,簡直是為虎作倀!”

那婆婆和兒媳沒想到莘桓竟是這般發脾氣,一下子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莘大夫兒女雙全,卻又哪知道我們小老百姓的辛苦,你要是想要女兒,這孩子送與你便是。”

莘桓聽到這話大為震動,“你……”

“娘。”

“怎麼,莘大夫也不過是嘴上說的好聽嗎?這一個女兒家將來辛辛苦苦養大,卻又是要嫁人去給別人當牛做馬,我一把年紀辛苦操勞二十多年,想要抱孫子有錯嗎?”

有錯嗎?

她有錯嗎?

父母如此教育,嫁人後就這麼個環境。

改朝換代卻也只是如此。

她又有什麼錯?

莘桓笑了起來,看向還躺在榻上的產婦,“這孩子,你不要了嗎?”

那年輕媳婦看了眼女兒,狠心的轉過頭去,“她上頭有倆姐姐,我們家,實在養不起第三個女孩了。”

“好,那就由我安排好了。”莘桓小心撤下一塊布幅,將這女嬰包裹起來。

這孩子竟是睜眼看她,儘管知道剛出生的孩子眼前一片朦朧,其實壓根看不清,但莘桓還是衝著懷中嬰孩笑了笑,抱著這嬰孩離去。

……

段知府沒想到妻子出去給人接生,竟然還把人孩子抱了回來,聽說那家婆媳的決定後不由長吁短嘆,“是我這個父母官沒做好,若是河套府豐饒一些,何至於此?”

“不,和夫君你沒關係。”莘桓逗弄著懷中的女嬰,“只是民智未開罷了,難怪唐兄非要剪掉頭髮呢。”

這根植在骨子裡的重男輕女,其實就是仁孝忠義的衍生。

剪掉頭髮,剪掉的是那該死的規矩。

“我想設立一個善堂,收養那些被拋棄的女嬰,等她們稍微大上一些,就教她們醫術教她們如何治病救人,夫君覺得如何?”

段知府聽到這話瞪大了眼睛,“好啊,夫人你這可是仁心善舉,只是這麼一來,就得十分辛苦了,怕不是還要照顧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