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山時節,林子裡的小動物也沒得吃,往往會出來覓食。

唐詩笑了笑,“我就不去了,不過出門的話還是要注意安全,小心別掉到陷阱裡,沒抓到野物反倒是自己成了獵物。”

唐然遠被這話逗樂了,“那為兄多謝四妹妹提醒。”

他離開的時候正好看到王三郎和許十八郎聯袂而來,兩人都扛著一杆紅纓長槍,上面掛著好些野山雞和野兔。

唐然遠見狀愣了下,難怪四妹妹沒想著跟他們一起去,原來是這兩位已經獵來了這些獵物。

跟兩人打了招呼,唐然遠往家裡去。

王三郎看著徑直離開的少年郎君忍不住笑了起來,“唐家這位大郎倒是沉得住氣。”

“是啊,比他爹強多了,好像是當初跟著唐小四一起在前院讀書認字,唐兄教出來的子弟,自然要出色一些。”

話這麼說倒也沒錯,但見怪了好竹出歹筍,唐三郎笑了笑,扛著那些野雞野兔進了去,“唐小四,瞧瞧我們弄來了什麼,要不要烤山雞吃?”

唐詩嘿嘿一笑,“咱們今天不吃烤山雞,來吃叫花雞。”

拔了毛去了內臟,內臟裡面塞上一些香料,外面用一層泥巴團團裹上。

在火裡面烤來烤去。

叫花雞可不是隨便烤烤吃就算了,沒有香料,單單裹了一層泥巴烤出來的雞肉能有多好吃?

香料那才是菜的美味之所在。

而在古代,香料從來都是跟達官顯貴世家有關,和窮人的聯絡並不密切。

君不見哥倫布麥哲倫大航海的初衷,不就是滿世界的尋找香料嗎?

本土的香料倒是也有,但相對來說品種不那麼豐富,而且一貫都是由富貴豪族所把控。

尋常百姓哪裡吃得上呢?

何況現在中原菜色以蒸煮為主,炒菜相對來說都是少的。

尋常人家連油都吃不上,又何談香料呢?

河套府這邊又有些特殊,雖說當初絲綢之路不過曇花一現,但也的確促進了中原與西域諸國的商貿往來,至今河套府還偶有胡商來這裡販賣貨物。

其中不乏香料。

唐詩之前就兌換了一些香料種子,想著等清明時節後再種下。

當然更多的還是一些現成的胡椒。

胡椒、花椒、迷迭和燻草碾碎成齏粉,其中一半和油塗抹在這處理好的雞身上,剩餘一半的一半則是塞在腹中,剩下的則是和泥,在燒烤過程中透入到雞肉裡面去。

這種吃法看似粗糙,實則精緻的很。

烤叫花雞時,又是往火堆裡丟了幾個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