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一兩香料一兩金(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詩是真的沒想到。
七百年前縱橫邊塞飲馬渾河的衛大將軍,其後人竟然屈居養馬場中。
王三郎有些奇怪,“你這丫頭不一向聰明的很?你也不想想,衛老頭這般性格,便是鄭牧監都不敢對他做些什麼,他可不是大有來頭?”
“可是這來頭也太大了點吧。”唐詩是真沒往這邊想,只覺得衛老頭在這河套府的養馬場待了十多年,經驗十足罷了。
所以大家都給他點面子。
唐安淮替自家閨女解釋,“詩兒還小,大概是覺得既然是衛家後人,又怎麼會如此落魄?”
唐詩連連點頭,“對對對,還是爹爹懂我。”
那麼一瞬間,王三郎跟自己和解了。
他一開始也不相信,沒想到聰明如唐小四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這段時間被吊打的智商似乎又回來了,他又是那個自信十足的王三郎。
“我倒是打聽了下,聽說當初衛家不肖子孫犯了點錯。”
他說著看向唐安淮,似乎想要唐安淮接下話。
唐詩生怕她老爹不知道,連忙道:“大哥說話只說一半,不給你吃烤豬肉了。”
王三郎聞言苦笑一聲,“好好好,是我的錯。”
不等他解釋,唐安淮說道:“三郎說的可是前朝末年那位衛家郎君帶著族人去投靠樓蘭之事?”
唐三郎點頭,“正是這事,唐兄知道?”
“在書上看到過,但記載的並不詳盡。”
“那事我也問過衛老頭,他含糊不清的笑了下也沒多做解釋,我總覺得依照衛家人的品性,應該不至於做出這種事情才是。”
若是換做別人,唐詩倒是會反駁一句。
但是從衛大將軍開始,衛家兒郎一十三代都鎮守北疆,護衛北疆百姓安危。
直到後來朝代更迭,中原王朝帝王昏聵,竟是誤聽讒言將鎮守北疆的衛家後人傳旨到京師,於未央宮裡斬殺。
這般作為,只是因為聽說衛家後人挾兵自重,有造反之嫌疑。
衛家彼時幾乎滿門凋落,被府中忠僕救下少主這才得以延續血脈。
後來昏君薨逝,當年衛家少主長大成人,剛巧遇到西北戰事,這才又是拿起父輩們的那杆紅纓槍保家衛國。
衛家兒郎的故事直到百年前前朝末期動亂,那位衛家兒郎帶領族人前去樓蘭一去不返,這才結束。
泱泱六百餘年,衛氏一族始終捍衛河套之地,縱然子孫後代不如當年衛大將軍大才,將河套府外渾河之地收回中原王朝,卻也是錚錚鐵骨。
與那些世家貴族又有諸多不同。
便是唐詩也沒有反駁,或許這其中真有內情呢?
“那衛老伯他現在……”
“孤身一人在這馬場過活,大概是覺得自己不肖子孫有損先輩威名,不想再結婚生子了吧?”
唐詩嘆了口氣,“那大哥你幫我爹爹把這野豬殺了,我去請衛老伯過來吃烤豬肉。”
既然今天屠殺,當然是吃最新鮮的野豬肉。
如今天氣熱了,說不定明天這野豬肉就餿了呢。
唐詩還沒出去,衛老頭已經過了來,腰間依舊掛著他的酒葫蘆,“這麼肥的野豬呀,唐大人可真是好運氣。”
唐安淮神色不變,“倒是有幾分氣運在身上,衛老可擅長殺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