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子房另闢蹊徑
章節報錯
六月的中原大地,天氣十分炎熱,到處見不到一絲的涼風。楚軍的軍營裡,四處張掛的旗幟也懶洋洋地紋絲不動,一到傍晚,在綠茵茵的宿營地上,士兵們都躺著乘涼,大家一邊休息一邊驅趕著騷擾他們的蚊蟲。第二天,當太陽昇起的時候,許多士兵就又躲到帳子裡面去了。中午和下午更是酷熱難耐,一些士兵還中了暑,嚴重的就嘔吐起來。這時飲用水就成了大家的急需品,有些人即便是一頓飯不吃也沒有什麼,可要是一會兒不喝水就會怨氣沖天。楚軍將士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硬是撐到了七月上旬。
楚軍的軍營屯紮在鞏縣城外,這一段時間再沒有和秦軍發生大的戰鬥。可是這時的秦國已經接連得到趙賁的報告,說劉邦的軍隊盤踞在三川不肯撤離,這自然就引起了趙高的再次恐慌,他認為楚軍的最終目標還是要攻打洛陽和函谷關,就把關中的兵力不停地抽調。這樣以來,咸陽就變成了一座空城。張良在這種情況下,審時度勢,就勸沛公撤離鞏縣。大家來到緱氏,張良又讓沛公留下曹、樊二人守衛城池,蕭何、張蒼、靳強、靳歙、王吸、傅寬、召歐、薛歐、陳濞、呂澤、呂釋之、周昌、武儒等人把守轘轅關,還讓他們隔三差五地出兵在洛河南岸驚擾秦軍,以此吸引秦國的注意力。其餘人馬全部撤回潁川。
沛公和子房來到陽翟。韓王親自出城迎接。大家進城後來到殿上坐下。韓王就問洛陽的情勢如何。子房就把秦軍勢大,不易攻取的情況做了彙報。韓王問沛公:“既然三川不易攻取,將軍還怎麼進入關中呢?”沛公道:“現在秦人忽視了武關,我打算聽從張司徒的建議,另闢蹊徑,南下攻打武關。”韓王道:“你們都離開了,秦軍再來攻潁川可怎麼辦?”沛公道:“緱氏有曹、樊二將把守,蕭何又守衛轘轅關,秦軍斷然不會打進關來。我若能儘早攻下武關,就把秦國給滅了,趙賁守衛洛陽就沒什麼意義啦!現在大軍每天都要耗費很多的糧食,還不如把糧食節省下來攻打秦關。”韓王大喜道:“如此說來,寡人就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了,不知將軍何時起兵?”沛公道:“我打算明日就動身。”子房道:“將士勞頓,天氣炎熱,還是等立秋了再出師也不遲啊!”沛公道:“先生不是常說‘兵貴神速’嗎?如果拖延時日,就怕秦國人向武關增兵。”子房聽了沛公的話,就道:“那好,明日我與大王送將軍出征,祝您馬到成功!”沛公聽了這話,就趕緊問子房道:“難道先生不和我一起入關嗎?”子房答道:“我留下來堅守潁川,這樣將軍就沒有後顧之憂了。”沛公道:“先生,這一路承蒙您的謀劃,一切事情才有所好轉,不過攻克武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此艱鉅的任務,若是沒有先生的謀劃,我心裡真還沒有底啊!”韓王道:“司徒若是離開寡人,寡人就像是失去了左右手。”沛公就對韓王道:“大王說的沒錯,可是入關滅秦,關係重大,我若是沒有先生,也像是失去了左右手。臣斗膽請求,請大王允許我暫時借走子房先生,等我入關滅了秦國,就將先生送還給大王,不知大王尊意如何?”韓王就為難道:“只是寡人早晚還要和他商議事情呢。”沛公見韓王不肯讓子房走,就乾脆跪在地上,誠懇地請求道:“大王,希望您垂憐關中的那些百姓,他們盼望我們就如同農夫在大旱天盼望甘露啊!現在子房先生不隨我同去,我就成了盲人摸象,瞎子過河啦,希望大王能理解我此刻的苦衷。”說罷竟然長跪不起。
子房見沛公如此,大為感動,就上前扶起沛公道:“既然劉將軍認為我很有用,張某願效犬馬之勞!”沛公見子房答應了他的請求,就感動得淚流滿面,就對子房深深地一拜。這一拜,竟然就拜出了四百年的大漢基業,這就叫好風憑藉力,扶搖上青雲。這對子房先生來說,也何嘗不是他的心中所求啊?十年前他就在博浪沙行刺始皇帝,從那時起他就開始刺秦謀秦,應該說他才是山東最早掀起反秦浪潮的第一位大英雄。現在時機成熟,力量具備,這正是消滅秦國的大好時機。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他人之力為自己所用,才是智者。“借力”是一種豁達,更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可以成就大事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說團結才有力量,合作才能成功。“借力”就是聚集多人的智慧,聯合多個方面的力量,以達到成功的目的。沛公之力借子房之謀,子房之謀亦借沛公之力。這種互借他人之力而成就大業的歷史先河,就是張良和劉邦開啟的,這對後世想幹一番大事業的人來說,也是非常值得借鑑和學習的。有詩嘆道:
自古英雄膽氣豪,鯤鵬展翅在今朝。
看帆若是天風順,不怕驚濤萬丈高。
當下,子房又對韓王道:“大王,現在han國也基本安定了,料無別事,臣所慮的還是暴秦未滅。眼下入關時機大好,若能滅掉秦國,何嘗不是我們大家的願望?”韓王見子房如此一說,就道:“那好,寡人就在潁川靜候佳音,希望諸位早建功業,誅滅暴秦!”忽然殿下有一人挺身而出,大聲請纓道:“大王,我也願意貢獻微薄之力,跟隨司徒入關滅秦!”韓王一看,原來是公子信,他是原韓襄王的庶孫,公子蟣蝨之子,生得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就歡喜道:“有公子入關,也能為寡人增添榮耀啊!”子房就讓公子信率領韓軍聽從沛公的指揮。沛公又對子房道:“先生,現在我們是不是沒有後顧之憂了?”子房又坦誠道:“我所慮者還有一事。”沛公就問是什麼事情。子房道:“轘轅關雖然很放心,可我擔心趙賁若是出滎陽從北面來抄潁川的後路,那可怎麼辦?”沛公就爽快地道:“這有何難?我再讓周勃去把守新鄭,潁川將會萬無一失。”就召來周勃吩咐了事情,又對酈食其道:“先生頗有智謀,此番也煩勞先生同去把守,我就一百個放心啦。”酈食其就接受了任務,與周勃出發了。張良這才放心地對沛公道:“這樣我們南下就再也沒有後顧之憂!”沛公大喜。
次日清晨,楚韓聯軍在陽翟南郊集結,忽然有韓軍的軍探前來報告,說南陽郡守呂齮到陽城據守,還下令各地要嚴防死守,若輕易丟城失地者,誅滅全族。沛公大笑道:“這都是讓楊熊給嚇的。”子房聽說南陽郡守親自守衛陽城,就趕緊開啟地圖觀察,過了一會兒,就對沛公道:“我們應該派出一支奇兵。”沛公就問:“何謂奇兵?”子房道:“就是在雙方對陣之時,忽然有一支出奇制勝的軍隊殺向敵人,他們有扭轉局面的作用。”於是指著地圖上的一條路道:“沛公您看,這條路是以前楚莊王問鼎中原時,從南向北走過的。我們若是派出一支軍隊反其道而行之,突然到達宛城以北,就有出奇制勝的效果。”便建議沛公把軍隊分成三路,他說:“第一路稱右路軍,由灌嬰將軍率領,西向沿著潁水向上遊前進,翻越伏牛山,再經過淅川河谷南下,奇襲酈縣。酈縣在宛城以北,對奪取南陽有很大的作用,這一路就叫作‘奇兵’。若是灌將軍能提前到達,宛城自然就在掌握中了。”灌嬰就接受了任務。子房又道:“這第二路就稱中路軍,由沛公您親自率領,我們走西南大路,從正面進攻敵人,這就叫‘正兵’。”沛公稱奇道:“很好啊,先生對天下的道路竟然瞭如指掌,真可謂是對誅滅暴秦用心良苦啊!”子房又繼續道:“這第三路就稱左路軍,由酈商將軍率領,可直攻葉縣,然後南下奪取宛城南面的胡陽城,這樣我們的三路軍隊就對南陽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這一路可以稱作是‘副兵’,就是輔助正兵作戰的意思。”酈商就接受了任務。沛公聽了子房的用兵方略,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傳令道:“三軍鳴放號炮,立即出發,我們一定要穩穩地拿下南陽!”
在通往南陽的官道上,沛公的軍隊依次序進兵,一路秋毫無犯。沿途百姓聽說沛公仁義,都夾道迎接。前方到了犨縣,忽然探馬來報,說縣令桓戚下令死守城池,堅決不能放楚軍過去。沛公驅兵大進,來到城下,就令軍士叫陣。一會兒城門開啟了,只見縣尉郭開殺出城來。他全身披掛,年紀三十歲上下,使一杆長戟,很是威風。沛公就令夏侯嬰出戰。夏侯嬰馳馬來到戰場。二人戰了十幾個回合,郭開不敵,逃回了城中。郭開來到城中,對縣令道:“楚將武藝高強,單挑無法獲勝啊!”縣令就召集大家道:“郡守大人有令,我們若不死戰,楊熊就是例子啊!”因此秦軍個個都抱著戰死的決心齊心守城。沛公見秦軍不出,只好傳令圍城攻打。可是周圍比較平坦,又有護城河阻擋,楚軍無法攻到城下,就用發石車從遠處攻城,大石頭打得秦軍頭破血流,無處躲藏。
相持了數日後,縣令桓戚越來越沒有底氣了,就與大家商議辦法。縣丞韋紓道:“聽說劉邦斬蛇起義,英雄莫敵,更兼張良替他出謀劃策,這就是勁敵啊!自從劉邦西犯以來,王離、楊熊、羌原、趙賁都不是對手,何況我們!”縣令桓戚就問應該怎麼辦。韋紓道:“劉邦是賊首,若能除之,大事就安定了。”郭開道:“劉邦又不會上陣,怎麼能除掉他呢?”韋紓思索了一會兒,就道:“我有一計,可以除掉劉邦!”桓戚就問是什麼計策。韋紓道:“今晚先向他們射去一封書信,就說我們願意投降,專門請劉邦進城商議此事。等劉邦進城後,大人就設下酒宴款待,我們再找來一些歌姬舞女助興。我聽說劉邦貪酒好色,他一定會得意忘形。等到此賊大醉之時,大人就以摔杯為號,我們的甲士突然殺出,就將劉邦斬殺在席間。如此賊軍就會群龍無首,不攻自破,我們南陽就高枕無憂了。”桓戚思慮了一會兒,大喜道:“我們別無他法,只能走這步險棋,就怕劉邦不敢進城啊!”韋紓道:“他若不敢進城時,我們再找藉口羞辱他。”縣令大喜,當時就寫好了假降信。
天黑後,沛公正在和子房等人商議事情,忽然有人進來說敵人從城中射來了一封書信,正好射在中軍的旗杆上。沛公就開啟信看,見上面寫著:
桓戚受郡守的重託,本來不應該對國家懷有二心。但是根據當前的形勢看,用南陽彈丸之地來抵抗您的十萬大軍,簡直就是以卵擊石。南陽的將官,無論是智者還是愚者,都是很清楚結果會是怎麼樣的。但是前一段時間,趙高因為楊熊將軍作戰不力,就被殺害了。而我們這些人即使拼死戰鬥,到頭來還是免不了會被殺死。現在請將軍親自來談判,我們願意和將軍達成共識,然後放棄抵抗,以保全城軍民的性命。書不盡言,泣血拜上,請不要懷疑。
沛公就將信給了子房觀看,子房看後道:“理由似乎很充足,但還難以分辨真假。”大家就一塊商議討論。紀通道:“沛公,我們何不將計就計,進城一試呢?”夏侯嬰道:“如果敵人有詐呢?”紀信就蠻有把握地道:“不闖龍潭虎穴,焉得蛟龍猛虎?況且桓戚等輩都是鼠輩,有何懼怕?今日若是不進城去,還會被他們恥笑。我與沛公長相極為相似,我願意化裝成沛公進城談判。就算敵人有陰謀,難道我會怕一個小小的縣令嗎?”夏侯嬰一聽這話很有氣魄,就道:“對對,我二人願意進城去談判,若是敵人耍什麼花招,就做內應。”子房聽了二人的話,看著紀信很像沛公,就稱讚道:“此計甚妙!你們二人進城後,若有意外,就立即傳送訊號,我們內外夾擊,城池將唾手可得!”就讓沛公和紀信調換了衣服。紀信穿上了沛公的衣服,確實像極了沛公。眾人都一齊誇讚道:“這簡直就是雙胞胎啊!”沛公大喜。大家計議妥當,就簇擁著紀信來到了營外。紀信來到城門下對秦軍道:“我劉邦真誠和你們商議事情,希望你們不要欺騙我!”就和夏侯嬰及一百名軍士向城中走來。縣令果然開啟了城門,但他只讓紀信、夏侯嬰等十幾名軍士進城,其餘的都被擋在了城門口。子房已經知道縣令有詐,就讓沛公做好攻城的準備。
縣令領著紀信和夏侯嬰來到府衙的大堂上坐下,雙方都互相客套了一番。時間不大,酒肉也都擺上了,還走進來了十幾個女孩跳舞助興。紀信也裝作是很高興的樣子。席間桓戚、韋紓、郭開等官員就一齊向紀信敬酒。紀信和夏侯嬰十分警惕,勉強喝了幾杯。一會兒紀信就假裝是喝醉了,還盯著女孩看個不夠,十足一個胸無大志的紈絝子弟。又拉著桓戚的手道:“我奉懷王之令奪取南陽,大人若是投降了楚國,將來我若被裂土封王,就一定讓大人做我的丞相啊!”然後還說些十分無趣的話故意拖延時間。秦國的官員見“沛公”如此熊樣,都表現出不屑一顧的樣子。縣丞韋紓見沛公確實是個無用之人,就輕蔑地向桓戚使了個眼色。桓戚突然掙開了紀信,將杯子摔碎在了地上。歌女們見此都驚得一鬨逃散。忽然外面殺聲四起,一群甲兵衝進了府堂。紀信突然一個健步衝過去,先將縣令的佩劍奪了過來,然後將桓戚劫持了。夏侯嬰更是眼明手快,猛地拔出劍來一劍將郭開刺死在堂上,然後提劍在手,大叫:“妄動者格殺勿論!”這時甲士們見縣令被紀信劫持著,也都不敢動手。就在這時,門外早有人放起了號炮。沛公和子房聽到聲音,就立即率領大隊攻城。城門口的楚軍便揮刀猛砍秦軍,一會兒就把城門給開啟了。
沛公來到府衙時,桓戚發現出現了兩個沛公,驚得下巴都快要掉下來了。沛公看著桓戚呵斥道:“你這狗東西為何騙我?”桓戚大叫饒命。沛公就沒有殺他。然後問這是誰的餿主意。韋紓就大聲道:“是我的主意!”沛公看著韋紓道:“你們不是說南陽是彈丸之地嗎?為何還要抗拒楚軍?”韋紓義正詞嚴道:“我們為國家盡職盡責,事情不成是天意,豈能將城池拱手讓人?”沛公道:“既然是天意,你就降了我,今後還能有所作為。”韋紓大聲道:“壯士寧死不投降!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沛公大怒,就讓軍士將韋紓押了出去。韋紓至死罵不絕口。桓戚卻癱倒在地上起不來了。沛公就佔領了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