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的軍隊駐紮在洛陽城東,與秦軍對峙了數日。有一天,沛公估計陸賈與張良已經聯絡上了,就派騎將灌嬰去接應。灌嬰帶了五百騎兵向轘轅關走來,忽然遇到了一支秦國的運糧隊,灌嬰毫不猶豫地率領騎隊殺向秦軍。時間不大,就結束了戰鬥,還俘虜了押糧官。灌嬰就派三百軍士將糧食全部運往沛公的大營,然後帶上押糧官向轘轅關走來。

轘轅關是洛陽八關之一,位於今天偃師與登封、鞏義兩地交界處的轘轅山上,是大禹王治水時開鑿而成,也是三川郡和潁川郡的咽喉所在。關前有十二道灣,迴環盤旋,將去復還,故稱轘轅關。城關的兩側峭壁徒立,關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歷代控守要地。這裡一到春夏兩季,關樓上就有云霧纏繞,遠看山勢似刀削,道路盤旋入雲霄。到了黃昏,景色更加迷人,真是千巖競秀,萬壑藏蛟;藤蘿倒掛北岑樹,殘月斜依西山雲。單有詩讚道:

山高路遠月如鉤,霧裡轘轅還復遊。

一自英雄征戰後,關山錦繡愈風流。

宋蘇轍亦有詩云:

青山欲上疑無路,澗道相縈九十盤。

東望嵩高分草木,回瞻原隰湧波瀾。

一切取決於郡守趙賁在猜到楚軍的意圖之前要佔領轘轅關,因此灌嬰知道任務艱鉅,他來不及休息,就沿著山路疾馳。洛陽相距轘轅關大約有七八十里。這時正值四月天,突然下起了雨,因此道路泥濘,更加不易行軍。當夜幕降臨時,灌嬰發現東側的道路上有無數火把也正朝著關下趕去。灌嬰就讓那名押糧官喊話。透過對話,才知道他們是從緱氏趕去轘轅關增援的一支秦軍。灌嬰非常果斷,又發起了突然襲擊。一陣拼殺過後,秦軍全部倒下。灌嬰就率領大軍繼續趕路,來到關下時已經是半夜。

灌嬰到關前將人馬屯住,然後仔細觀望。此時關樓上燈火輝煌,還能聽見陣陣刁斗之聲,篝火與軍燈把關門照得如同白晝,山頭上還有放哨的秦軍,戒備十分森嚴。灌嬰就讓秦國的押糧官上去叫關。秦軍報入關內,只見兩員秦將前來察看。他們一個瘦臉疏眉,雷公嘴、蒜頭鼻,一雙狼眼,白多黑少,兩隻長毛的拳頭,好似熊爪,正是關都尉嶽甫。另一個方臉黃眉,絡腮鬍連著兩鬢,滿臉煞氣,不是凶神惡煞,也是催命判官,正是趙賁派去的郭鳳。灌嬰就繼續讓押糧官答話。可是嶽甫十分謹慎,根本不放他們入關,還派了一名士兵出來察看。士兵剛剛出了關,就發現不是自家的隊伍,便慌忙後退,大喊:“他們是楚人啊!”話音未落,灌嬰就一箭射死了這名士兵,然後率領軍士向關下衝來。秦將見楚軍發起突然襲擊,急忙關閉關門,然後下令放箭。

一會兒,天已大亮。灌嬰先觀察了周圍的地形,然後縱馬衝到關前道:“秦奴快快獻關!”郭鳳大笑道:“我是秦國的大將!你小子是哪根蔥,卻來到這裡闖關,真是膽大包天?我看你年紀輕輕,懶得殺你。你且回去告訴劉邦,讓他儘早來降,不然各路大軍到後,你們將會死無葬身之地!”灌嬰怒髮衝冠,道:“你這個黑鬼,哪知我的厲害,敢來單挑嗎?”郭鳳大怒,就要出戰。身後卻閃出了副都尉袁文柄,道:“殺雞焉用宰牛刀?”袁文柄縱馬提刀,衝下關來。灌嬰晃了晃手中的兵器,便衝去交戰。兩馬相交,刀戟並舉,戰不三合,灌嬰的槍尖就已經搗入了袁文柄的腋下……

嶽甫見副都尉被斬,就親自殺下關來,把鐵戟揮舞得如同旋風。灌嬰拍馬相迎。二人就在關下激戰三十回合,嶽甫招架不住,虛晃一戟,向關上奔去。灌嬰初戰告捷。

灌嬰派三百軍士押著糧食來向沛公交令,沛公得知轘轅關有秦軍把守,就與謀士們商議。正說話間,探子飛馬來報,說楊熊匯合東郡郡守、河內郡守,有數萬兵馬一齊向洛陽殺奔而來。沛公大驚失色道:“前有雄關,後有大軍,若不盡快擺脫困境,就怕難以抵敵。”將領們就說應該儘快拿下洛陽。蕭何卻認為:“眼下應該先與韓軍取得聯絡,只有進入潁川才能安全。”酈食其也道:“灌嬰勢單力薄,應該再派一員大將前去相助,儘快奪關。”沛公就派酈商率領一支兵馬立即去支援灌嬰。

灌嬰吃過早飯後,來不及休息,又來到關前挑戰。郭鳳和嶽甫商議道:“楚將雖然厲害,但他計程車兵不多。不如我二人率領大軍一齊殺下關去,將灌嬰計程車兵先全部殺盡了,然後活捉他。”二人就率領大股秦軍殺下關來。灌嬰見秦軍眾多,怕軍士們吃虧,就下令後撤。灌嬰退了四五里地,就將人馬屯住。然後吩咐他們:“只顧在此搖旗吶喊。”自己卻單戟匹馬,殺向了敵陣。

郭鳳和嶽甫見楚將孤零零一人,就率領秦軍將灌嬰團團圍住。灌嬰雖然單騎,卻勇不可當,直殺得嶽甫和郭鳳無法抵擋。郭鳳見灌嬰太過瘋狂,就大叫:“你這小子是哪裡人,為何如此不要命?”灌嬰大喝道:“我是碭郡的灌嬰!少廢話,快快獻關!”說罷竟然朝著關上殺去了。二將大吃一驚,怕灌嬰趁勢殺進關去,就急忙從後面追來。灌嬰殺到關下,守關的秦軍就將檑木拋下阻擊。灌嬰力大無窮,用長戟把檑木挑開。秦軍又用箭射。灌嬰就用劍撥箭,將箭枝打落在地上。嶽甫就朝關上道:“快快閉關!”灌嬰見無法進關,就在秦軍陣中橫衝直撞,殺了個七出七進,如入無人之境,秦軍死傷無數。嶽甫和郭鳳又一齊夾攻灌嬰。灌嬰奮起神威,將二人殺得落荒而逃,兩人急忙來到關下大叫:“快開關啦!”關上的秦軍就用箭射住了灌嬰,二將才得以活命。灌嬰這時回頭看見有許多無處可逃的秦軍,就用戟指著他們厲聲道:“降者不殺!”秦軍個個失魂落魄,就全部投降了灌嬰。

這時酈商率領大隊正好趕到,見秦軍一齊跪在灌嬰的馬前乞降,灌嬰的戰甲都被鮮血染紅了,白馬變成了紅馬,就趕緊接應他回營歇息。灌嬰又將秦軍全部改編為楚軍,並和他們商議攻打關門的辦法。有詩讚道:

橫掃雄關戰幾秋?男兒功業取吳鉤。

金戈鐵馬稱名將,汗血征衣拓九州。

常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豎子覓封侯。

漢初歷數功臣表,勇冠三軍為上流。

次日,沛公得知轘轅關無法攻破,就和大家商議良策。張蒼道:“我軍孤軍入關,這是兵法上的大忌。現在洛陽城也很堅固,如果再繼續拖延下去,就怕會陷入重圍。不如把兵馬全部開到轘轅關下,全力攻打關門。子房先生也許已經知道了我們的困境,一定會接應我們。”忽然陽武方向有軍探來報,說楊熊已經率領幾路秦軍到達了滎陽,秦國又從函谷關調兵。沛公大驚,便當機立斷,就讓曹參和樊噲殿後,其餘各部即刻啟程向轘轅關進發。

趙賁見沛公將人馬撤走了,就率領大隊追了上來。曹參命令樊噲先退,自己擺陣阻擊。趙賁率領大股騎兵追了上來,正遇曹參。兩軍對圓。韓蒙來到陣前道:“反國逆賊,哪裡逃?”曹參打馬上前,打了十幾個回合。韓蒙難以招架,掉頭就走。曹參也不追趕,就向後退去。郡守見楚軍退了,就令韓蒙繼續追趕。樊噲讓過曹參,上前又與韓蒙交戰。韓蒙指揮數十員秦將一齊向樊噲包抄過來。樊噲被圍在中間廝殺。曹參站在高阜處,眼觀陣中,左手提韁,右手倒拖開天刀,鬚髯飄飄,便一溜煙衝下了高坡。韓蒙猝不及防,被曹參一刀砍死了。趙賁見韓蒙被斬,大吃一驚,就將人馬暫時向後屯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