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楚軍在城頭上發現秦軍正在建橋,急忙向沛公報告。沛公就領著寧君登上城頭觀看,發現秦軍已經蒐羅了許多船隻,正在谷水上搭建浮橋,就道:“必須毀掉浮橋,不然秦軍一湧過河就不好對付了。”寧君見楚軍已經打了個勝仗,覺得司馬夷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就道:“不對,兵法上有‘敵人半渡可擊’的話,為什麼要毀掉浮橋?”沛公道:“敵眾我寡,司馬夷必定還會調來大軍,而我們唯一的屏障就是谷水。現在只要守住蕭縣,再派兵沿河防守,秦軍就拿我們沒有辦法。而大人也應該儘快向上柱國報告,請他另外派一支軍馬從後面襲擊司馬夷,前後夾擊,秦軍就必敗無疑了。”寧君道:“若是上柱國領兵來,沒有浮橋,我們也無法打過河去,為什麼要毀橋?”沛公道:“守住谷水就能守住蕭縣,如果河面暢通,秦軍就會長驅直進,到那時蕭縣不僅難以保住,留城也都危險了。請監軍大人明察?”寧君就恥笑道:“我說亭長啊,你確實沒有讀過兵書!司馬夷若是真的過河來交戰,我們正好趁半渡時痛擊,幹嘛非要毀掉浮橋?”就堅決不聽沛公的話,任憑秦軍搭建浮橋。沛公只能是乾瞪眼。

這天早晨,司馬夷在對岸指揮秦軍搭橋,見楚軍毫無動靜,就大笑道:“山野村夫確實都是蠢才,我們在想辦法進攻他們哩,他們卻無動於衷,等著我們去活捉哩!”秦將都非常高興,只管搭建,一個早晨就建起了十道浮橋。橋修好了,司馬夷就派了十員將領做好準備,到時就殺過河去交戰。寧君也叫沛公準備了十隊人馬,他們分別由劉邦、周苛、曹參、樊噲、夏侯嬰、周定、曹無傷、呂釋之、召歐、唐厲率領,每隊都有三百個軍士。不過寧君非要等到秦軍半渡時再發起進攻。沛公對此堅決不同意,說:“若是敵人過來,我軍將無法抵擋,應該在橋面上直接攔截,敵人才無法過河。”而寧君就是不聽沛公的話。沛公沒有辦法,只好率領沛縣的軍士提前來到前沿陣地,做好阻擊的準備。

沛公的護衛夏侯嬰見沛公要親自上陣,就對寧君道:“大人,小將不能從命!”寧君怒道:“為何?你怕死嗎?”夏侯嬰道:“小將不是怕死,只因為我從起兵之初就擔任我家沛公的護衛,從未離開過他。現在我家沛公要親自上陣,小將就必須保護他,所以我的這一隊人還是請您另外安排別人為好?”這時樊噲等人也一齊道:“我家沛公是主帥,不能親自上陣!”寧君大怒道:“大敵當前,你們竟敢違抗將令!”就在這時,秦軍已經發起了進攻。沛公見此,大聲道:“大敵當前,我劉邦豈是貪生怕死之輩?我死不了,快快上陣殺敵!”說罷就率先向橋面上衝去。沛縣的將士們見沛公親自上戰場,個個就鼓足了勇氣,也發瘋似地跟著沛公衝上了左側的橋面。寧君見沛縣的將士都去戰鬥,自個就站在岸邊的高地上觀戰。

蕭何擔心沛公有閃失,又吩咐朱軫、周碟、冷耳、衛無澤、周昌等人前去保護。朱軫等人拿起劍盾,飛奔上橋。蕭何見秦軍攻來了,就勸寧君命令楚軍趕緊發起進攻。寧君就只好讓副將柏直猛擂戰鼓,又讓軍士吹起了進軍號,楚軍便發起了全面進攻。這時在十道浮橋上面,雙方的將士就展開了驚天動地的大拼殺。左側的第一路由沛公抵住陳蘭;第二路周苛攔下陳濞;第三路曹參戰住郭西;第四路樊噲擋住周灶;第五路夏侯嬰猛擊劉刊;第六路周定大戰戴野;第七路曹無傷纏住丁禮;第八路呂釋之緊絆魏選;第九路召歐力堵劉塘;第十路唐厲決鬥吳閒。此時因為秦軍人多,時間不大,已經有幾路越過橋面的中心向陣地的這一側攻了過來,此時雙方的喊殺聲不絕於耳。

楚軍越戰越勇,竟然向前面慢慢壓了過去,有幾路已經出現了追擊的局面。比如沛公的這一路,因為朱軫等人的攻擊,陳蘭首先敗了,就往後退去。司馬夷看見陳蘭敗了,就大叫道:“和陳蘭交戰的是什麼人?”左右回答:“正是劉邦。”司馬夷憤聲道:“快快放箭,射死劉邦!”一隊弓弩手就一齊朝著沛公射箭。朱軫等人急忙用盾牌保護,箭支紛紛落水。這時司馬夷卻突然果斷地下令秦軍後撤。蕭何見秦軍退了,不知何故,就讓寧君也撤下陣來。寧君卻說:“我軍已經獲勝,為什麼要撤退?現在正是一舉擊退秦軍的時候!”蕭何道:“雙方勢均力敵,而秦軍只是稍稍佔了下風,卻主動地退走,其中必有緣故!”寧君笑著說:“能有什麼緣故?必定是抵擋不住了才退去的。”就下令楚軍奮力上橋,向秦軍的陣地上殺去。

可是當將士們登上大堤的時候,他們全都傻眼了。原來谷水的堤壩比較高,楚軍無法觀察到前方的情況,當他們攻過橋去,再登上堤岸的時候,才發現秦國的鐵甲騎兵早就在對岸列陣以待,並且做好了衝鋒的準備,戰馬還在不停地踢踏著地面,有的還打著沉悶的鼻響。秦軍將士全部著玄甲黑袍,遮面銅盔,他們個個右手持戟,左手握盾,頭盔上的羽飾宛如白色的海浪,在大風裡起伏翻卷。這場面簡直令楚軍將士不寒而慄。

司馬夷突然一聲令下,秦國的十隊騎甲就向橋面上發起了衝鋒。他們如同地獄中冒出來的魔鬼一般,吞吐著騰騰的殺氣,攜著來自地府的恐怖和怨仇,一個勁地向前方衝鋒。沛公看到這場面,早就驚得魂飛魄散,急忙下令後撤。可是浮橋上已經塞滿了自家的軍士,大家根本無法及時退回來,就只好和衝過來的秦軍交手。可是許多楚軍已經被擠進了谷水裡面。沛公在最左側的橋上,也個方向就是最下游的一道橋。沛公見秦軍殺到了,就只好跳進水裡躲避。大家見沛公跳進了河裡,也跟著往下跳,只能一齊跟著保護沛公向下遊方向游去。曹無傷見秦軍銳不可當,靈機一動,就乾脆將浮橋砍斷。他在第七道橋上,橋身斷裂後,河水就把船隻向下遊衝去,船隻又接連撞斷了好幾道浮橋,橋面上的秦軍也掉進了水裡,人馬被淹,喊聲不絕於耳。那些在水中掙扎的楚軍,有的和秦軍打鬥,有的掐脖子、有的咬耳朵、有的踹身體。秦軍有的在嚎叫,有的向船上攀爬。上游的三道浮橋卻完好無損,呂釋之、召歐、唐厲三人卻被秦軍壓制了過來,楚軍節節敗退。司馬夷就親自從呂釋之這一路攻了過來,他們一上岸就瘋狂地砍殺楚軍。楚軍頓時大敗而逃。寧君見司馬夷殺過了橋,只好向留城方向狂奔而逃。蕭何帶了十幾個人,順著河岸去追沛公。

沛公和將士們此時還在水裡,大家就隨著水流向下游遊走。曹、樊等人也被擠進來水裡,他們上岸後,看見司馬夷正在追趕沛公,就從秦軍的手裡奪了戰馬,從後面趕上來大叫:“司馬匹夫,休傷我主!”奮力追上司馬夷,雙方又是一場混戰。司馬夷見他無法抵擋眾多的楚軍將士,就停止了追趕。索性率領秦軍攻奪蕭縣去了。沛公才得以逃脫。曹參等人策馬前來,大家一起想辦法搭救沛公。

沛公上岸後,蕭何也趕到了。沛公這時看見好多人的衣褲都被河水衝去,樣子非常狼狽,還有幾個軍士光著屁股在河邊打撈衣褲,沛公就大笑道:“打仗卻變成了裸遊,哈哈哈!”簡直笑得站不起身來。眾人見沛公平安無事,才放下心來。夏侯嬰道:“從今以後,我誓死要跟隨沛公,再不會離開您半步!”

等到落水的人全部上岸後,沛公忽然變色道:“今天遭此慘敗,都是寧君那玩意瞎指揮造成的!若是他聽我的,提前燒了浮橋,秦軍如何能過河?豎子誤我!”說罷憤恨不已。蕭何就道:“現在司馬夷退走,必定去攻蕭縣,他一定還會再來,我們還是趕緊離開這裡吧?”沛公就讓曹、樊斷後,又和蕭何坐上車子來留城覆命。他們在路上又收集了一些敗逃回來的兵卒,大約有幾百人。這時有人就建議沛公應該回沛縣,不應該再去留城。沛公想了想,道:“大丈夫來時明白,去時不可不明白,我也不能因為失敗而逃脫責任。今日雖然敗了,但還是要去留城向楚王解釋一番,不然我們必定會遭到百姓的恥笑。”蕭何也說:“沛公言之有理,應該去留城見楚王。”話音未落,忽然身後又傳來了一陣喊殺聲。

原來司馬夷佔了蕭縣後,又派部將陳濞和周灶二人率領一支步兵前來追殺沛公。曹、樊攔住去路。周灶見樊噲阻攔,大聲對陳濞道:“這個人是個屠夫,我去擒住他!”說罷就來捉樊噲。樊噲冷笑著徑直迎了上去。二人打了二十幾個回合,樊噲為了顯示本事就一把將周灶拽下馬來,然後令軍士們綁了。陳濞看見周灶被捉,就來搭救老友,卻被曹參給捉住了。秦軍看見兩位將領都被楚將虜去,就撒腿崩屁地回去報告。

曹、樊綁著兩位秦將來見沛公。沛公見陳濞和周灶儀表堂堂,相貌不俗,心裡非常喜歡,就故意大罵道:“你們看上去人模狗樣,可腦子裡裝的全是屎!”陳濞見沛公如此,就大怒道:“要殺要刮,悉聽尊便,為何要辱罵人?”沛公道:“老子是個粗人,尚且知道伐無道誅暴秦,可你們為什麼還要替秦國賣命,這不是助紂為虐嗎?你們的腦子裡裝的不是屎還能是啥呀?像你們這樣的人活在世上都是白活了,還不如殺了?”二人就被沛公罵得羞愧難當。蕭何見二人有悔過之意,就趕緊對他們說:“人生天地間,一定要懂得是非和善惡,你二人如果降了沛公,今後還可以繼續為國家做貢獻,可要是死了就什麼都沒有啦!”陳濞和周灶聽了這話,就“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道:“我們也知道秦國殘暴,只是身為秦吏,不得不為國家賣命,假如劉將軍能給我們一個機會,我們願意誓死追隨將軍,絕無二心!”沛公聽了二人的話,非常高興,就親自下車,然後扶起二人道:“兩位將軍都是志士,今日能歸順楚國,就如同是伍員投吳,樂毅歸燕,也算是楚人之幸!天下百姓之辛啊!”陳濞和周灶從此就跟隨了沛公。

司馬夷聽說陳濞和周灶投降了沛公,簡直是怒不可遏,就準備親自來追殺沛公。突然有人從相縣跑來報告,說秦嘉從相縣反攻,秦軍吃了敗仗。司馬夷心裡大驚,就對部眾道:“本來我要襲擊留城,擒獲景駒,卻因為劉邦搗亂而未獲成功!現在我們先回去對付秦嘉,然後再來收拾劉邦!”就罵罵咧咧地把兵馬撤回去了。

沛公來到留城,天也黑了,突然前方有一個人騎著馬跑來了,他攔住沛公,道:“我是寧君的門客劉釗,現在楚王聽說你們打了敗仗,正在發怒哩。此時進城,恐怕凶多吉少,劉將軍萬萬不可進城啊!”沛公聽了大驚失色,就只好下車和劉釗相見。劉釗也下了車,對沛公說:“司徒來到城中,向楚王報告了戰敗的經過,還說這是將軍指揮不當才導致了慘敗。將軍此時進城,一定會遭遇不測,還望另投別處?”

沛公聽了劉釗的話,感到莫名其妙,就把寧君不聽勸告,坐視司馬夷建橋的事情說了一遍。劉釗道:“現在不是分辯是非曲直的時候,將軍可先保住有用之身,再慢慢地解釋事情真相?”沛公就問劉釗:“先生為什麼要來搭救我?”劉釗就高瞻遠矚地說:“司馬夷突然攻來,就是想一舉拿下留城,然後逼上柱國投降。而劉將軍是為了保護留城的百姓,才仗義出征,此舉光明磊落。現在雖然打了敗仗,但也堵住了秦軍的鋒芒,楚國還不至於大禍臨頭。現在只有將軍和楚王聯合起來,司馬夷才不會攻破留城。我只為國家而來,就算楚王知道我提前通報您而降下罪來,但我也不能光顧個人的得失而置國家的安危於不顧啊。”沛公就喟嘆道:“先生真是高義,令我欽佩!”就把軍馬暫時駐紮在泗水河邊,不再進城覆命。

安營之後,沛公就再三感謝劉釗。劉釗道:“楚王勢單力孤,再加上大臣們又擅自做主,我經常憂心忡忡,可惜楚王沒有劉將軍這樣的英雄來輔佐,楚王若是能得到將軍,何愁破不了司馬夷?”蕭何道:“我們當初來時,也只是想借一支兵馬去救援豐邑,可是誰料想事情卻成了這樣?”沛公也無奈道:“眼下我劉邦也是進退兩難嘍!”劉釗道:“最近聽說項梁從江東起兵了,此人是項燕之子,一定俱有強大的號召力,將軍為什麼不和他聯絡啊?”沛公淡淡一笑,道:“我們素昧平生,怎麼能貿然前往?不過那些貴族子弟,雖然名望頗高,但未必就聰明?”蕭何就說:“我們等等看,明日楚王若是一定要懲治我們,我們再做別的打算。”沛公就想讓劉釗留下來。劉釗卻說:“現在正是危難關頭,我還要回去勸司徒和大王重新重用將軍,不然司馬夷再次攻來怎麼辦?”沛公聽了劉釗的話,就讓他先回留城去了。

這時天已經黑了,沛公就叫軍士們點火做飯,人畜都在泗水河裡取水。可是因為人多,沒有足夠的穀米下鍋,沛公就叫楚軍原回留城去。可是軍士們都異口同聲道:“上柱國殘暴不仁,楚王也不把我們當人看待,只有沛公看得起我們,您就是仁德之主,我們今後願意跟著您幹!”沛公就十分感動地說:“我和你們一樣,都是逼得走投無路才造反,既然大家願意留下,今後就會受苦受罪!”吩咐把食物分給大家食用,大家就勉強填飽了肚子。到了晚上,就一起圍在火堆旁烤火取暖。夜深時人們也呼呼地睡了。只有漫天的星辰還眨著眼睛,注視著人間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