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澠池戰敗周文捐軀
章節報錯
卻說周文派出的求救將領於奎走到半路,正好碰上了秦國的大隊人馬,經過一番打鬥,於奎死在亂軍之中。這樣周文軍就成了一支孤軍被困在了澠池。時日一長,糧食也吃完了。一日,周文召集眾將道:“救兵遲遲不到,再等下去大家都會死。”偏將何直自告奮勇道:“我親自去向假王求救,如果見不到假王就去陳城見大王,一定要搬到救兵!”周文流淚道:“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樣忠勇,何愁強秦不滅啊!”何直就做好了準備。周文親自護送他透圍而去。
章邯包圍城池,為了瓦解義軍的鬥志,傳出軍令說:凡是從城中逃出來的人,全部發給食物,不許傷害,有傷的也要治療。他此時非常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戰。在那次戰役中,商紂王把大批的奴隸和商民武裝起來,在牧野同周軍展開了激戰,就在大戰最緊張的時候,商民們臨陣倒戈,幫助周軍反擊殘暴的商軍,一舉消滅了商紂的軍隊,導致了紂王戰敗,商朝的滅亡。這一教訓章邯十分清楚,他堅決不重蹈覆轍,所以只讓秦軍圍城,而不攻城,然後慢慢從四處調集軍隊。時日久了,那些驪山的工匠又開始騷動起來,並且情緒都很大,不停地抱怨章邯不放他們走。章邯此時看到軍心要變,就狠下了心來,決定要做個了斷。
有一天,章邯讓人寫出告示:所有的工匠,願留者留下,不留者就遣送回家。工匠們聽到這一訊息,就有三、四萬人響應。章邯就對他們道:“為了安全,秦軍要護送大家在夜間離開。”工匠們心想,在咸陽做工已經十多年了,終於等到了回家的時候,因此都很高興。這天黃昏,章邯對大家道:“為了防止碰上叛軍,讓楊熊將軍護送你們從北面渡河。”工匠們就放下了武器,跟著秦軍來到了黃河邊上。這時天已黑了,大家藉著微弱的星光來到河邊,只見河水湍急,也沒有渡船,正在納悶,突然秦軍把他們往黃河裡推搡。工匠們大驚,才知道章邯要他們去死,就憤怒地咒罵章邯,然後奮力向河岸逃命。只聽楊熊大叫:“放箭!”話音剛落,就是“嗖!嗖!”的聲音。原來那些站在遠處的秦軍早就舉起了弓箭和屠刀。一陣亂箭過後,工匠們應聲倒地,沒死的又被衝上來的秦軍一陣亂砍,全部殺死在了河中。這樣章邯在驪山組建起來的十多萬工匠,除了戰死的,也有一部分關中人願意接受改編,變成了正式的秦軍,其餘的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楊熊解決了工匠,趕回來向章邯報告。章邯雖然放心了,可他的心裡卻很是不安,眼前不斷地浮現出工匠們的身影,尤其是到了晚上,眼前就恍恍惚惚地看見那些工匠們被淹死殺死的慘烈場景,竟然緊張得睡不著覺,一連幾夜都是如此。這正是:為人做了虧心事,就怕半夜鬼敲門。
一個月後,澠池城中的情況越加糟糕,糧食全部吃完了,每天逃跑的人也越來越多。周文為了防止軍士出逃,日夜都在城頭上巡視,他就不睡覺地佇立瞭望。一連幾天後,鬍鬚和頭髮都變白了。一日,周文正在巡城,忽然有人叫道:“將軍快看,秦軍的營中有人來了!”周文順著士兵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個身穿文官衣服的人來到了城下,大叫:“我是章將軍派來的使者,請將軍開啟城門!”周文就令軍士放秦使進城。秦國的使者進城後,徑直來到周文的行轅進見。
秦使見過周文後,道:“我們的大將軍不願意看到殺戮和死亡,特命我前來勸降將軍:現在您隻身守著這座城池,周圍都是秦國的兵馬,東面的新安、洛陽也被秦軍佔領了,你們也沒有退路。想必糧食也吃完了,已是危在旦夕。將軍何不歸順我秦國?這樣活著的人也能得到保障,望三思而後行啊?”周文聽了使者的話,就大義凜然道:“我只不過是陳地的一個普通百姓,有幸侍奉過春申君,還在楚將項燕的手下當過幾天差。從那時起,我就希望楚國能夠興旺強盛,可是天不助楚而助秦,人力不可為啊!自從項燕殉國後,我就流落民間,東躲xi藏,過著亡國奴的日子!十多年來,我滿腔熱血,壯志難酬,每當看到百姓陷於戰火之中,就想拯救他們,幸虧有大英雄陳勝率先發難,崛起於蒼茫大地,此舉真是驚天動地!從此他稱立楚王,佔據郡縣,招納賢士,號召百姓,立志要推翻暴秦。自我來到軍中,楚王讓我率兵入關,我一路打來,順利地攻進了函谷關。不料被王賁欺騙,才使功虧一簣,導致今日之敗。唉!老天爺不可憐楚國的百姓啊!”使者就問:“將軍有何打算?”周文頓了頓,嘆息道:“有道是‘聲可託於弦管,名可留於竹帛。’城破之日,就是我殉難之時,我死又有什麼遺憾?”使者繼續道:“秦國金城湯池,你真相信陳勝會滅秦國?”周文很自信地回答:“‘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國一定會滅亡秦國,你不信,就等著瞧!我若是有什麼不測,你們就把我的頭割下來掛在城門上,我一定要看著楚國的大軍再次打進關中。哈哈哈!”周文笑罷,忽然憤聲道:“兩國相爭,不斬來使,你速速回去,把我的話轉告章邯,我要和他決一死戰!”使者還想再勸,周文就呵斥左右把使者轟趕出去。
使者狼狽逃出城來,報告給章邯。章邯大怒道:“周文逆賊,給你一條活路,卻不識好歹!”這時,章邯殺死工匠們的愧疚感也已經煙消雲散了,又見秦軍的數量逐漸增多,內部也穩定了,就準備向城中發起進攻。
何直向吳王求救,在新安被秦軍圍困,奮力走脫後,在路上聽說洛陽已經被秦軍佔領,就從平陰渡過了黃河,徑直向河北奔來。何直來到邯鄲,見到了趙王,就把澠池的情況如實報告。趙王召見張耳,張耳道:“從周文敗退到現在已經兩個多月了,在這期間,我們遇到的事情也不少。現在北面的燕國虎視眈眈,一心想報上次偷襲的仇。而我趙國,人心也還沒有歸附,北方的秦軍也想南下。趙國的四面都的強敵,絕對不能再分兵啊?”趙王就猶豫道:“可是周文將軍困在澠池,如果不救,怎麼向何直將軍答覆?”張耳道:“就是陳勝來了也好答覆,何況一個小小的何直!明天我答覆他,就說秦將王離正在攻打井陘關,我們要全力以赴對付北方的秦軍呢,不能再去救澠池。”
次日一早,何直火急火燎地又來拜見趙王,聲淚俱下地催促趙王儘快發兵。張耳就把昨晚的話告訴了何直。何直見趙國拒不出兵,大哭道:“如果是這樣,周將軍就完了,你們心中怎麼能忍心啊?”何直不甘心,就用頭撞著地面哀求趙王出兵。張耳大怒道:“趙國實在是無能為力,你且回陳城去向陳王求救吧?”張耳說完,就讓左右把何直轟出去。何直見張耳如此絕情,就大罵出城,直向陳城奔去。
原來章邯勸降周文是假,探聽虛實卻是真。使者來到城中,把看到的一切就向章邯報告了,還說:“城中的樹皮都啃食光了,叛軍完全喪失了作戰的能力。”章邯非常高興,就下令攻城。周文率軍迎戰,死守城池,一天後傷亡慘重。韓琪等將領勸周文想法突圍。周文看見城外的秦軍密密麻麻,又知洛陽也被司馬夷攻佔了,真道大勢已去,突圍無益,只得下令堅守。如此又過了幾日,軍士傷亡過半了,跑出去投降的人也多得無法禁止。又過了三天,有人報告說城池已經被秦軍攻破。韓琪就指揮將士與秦軍展開肉搏,最後中箭身亡。
周文來到城上指揮,見秦軍越聚越多,於是橫劍在手,目光如炬。秦軍見了都不敢靠近。周文環顧四周,到處都是秦軍,就面朝南方,口中振振有詞道:“大王啊!臣無能啊!不能再征戰疆場了,望大王保重啊!”就用劍抹了脖子,壯烈殉國。等章邯來到城頭時,周文已氣絕身亡。秦國的將領看到周文鬚髮皆白,形容枯槁,又被他自殺殉節的舉動深深地打動了,都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章邯又讓軍士們將周文的遺體抬到西郊埋了。有詩嘆道:
一時名將數週文,叱吒入關動國根。
拜將壇高受大任,征程路遠建奇功。
宏圖未濟殉先道,芳節猶昭勵後人。
滾滾黃河流不盡,浪花千古咽濤聲。
周文已死,章邯立即上奏朝廷。陳王的第二路反秦大軍,也是實力做強的一支軍隊就這樣覆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