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到金蠶跟金蠶蠱就不同了,它已經不再是蠱,而是一種跳出六道外,不在五行中的天地靈物了。

只是由於金蠶的每一次蛻變所需時間較長,在普通人的有生之年,能夠培養出六翅銀蠶蠱王已經很不易。

至於八翅金蠶蠱往上的也只有修道中人能夠培養,能夠培養出天蠶蠱的修真者,修真界沒有傳聞,只聽說過金蠶蠱王。

如果以最基本的五隻毒蟲形成一隻銀蠶蠱,五隻銀蠶蠱形成一隻銀蠶蠱王,五隻銀蠶蠱王形成一隻金蠶蠱。

以此類推的話,這種蠱王每成長一次,所需要的基數相當龐大,一隻金蠶蠱就相當於一名辟穀中期修真者。

而僅靠蠱王自相殘殺升階,銀蠶蠱王就需要一甲子六十年,金蠶蠱需要三百六十年,金蠶蠱王需要千年。

天狼這一次是跟著劉十三來的雲南,儘管對蠱術心有餘悸,但是他知道,蠱術對於劉十三這類人來說,沒有多大威脅。

劉十三對蠱術也是嚮往不已,據傳每個苗疆的女孩子自懂事起就會養蠱,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陰晦潮溼,毒物橫行。

如果沒有蠱物傍身,隨時可能會受到生命威脅,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結婚之夜準備的,種蠱在丈夫身上,可以防止變心。

到達雲南沒有在昆明停留,直接就驅車前往最偏遠的地區,越是偏遠的地區,對趙雅玲和唐亞妮來說,風景越秀美。

而對於劉十三來說,碰到正宗苗寨和蠱術的機率就越大,有四小保護兩個女孩子,就是高階蠱蟲想偷襲她們,也很難。

而且劉十三發現自己犯了一個致命性的錯誤,神識可以探測周圍風吹草動,簡直就是雷達,而自己卻忽略了這個。

儘管一直動用神識需要耗費金丹能量,只要神識警戒範圍適度,反而還沒有四小充電佔用的能量多。

劉十三自從進入雲南,就一直動用神識在方圓十公里內進行不間斷的掃描,劉十三發現自己的神識居然還有所提高。

儘管只是一點點,跟大海多了一條小溪流一樣,但是劉十三還是敏銳的發現了,這就增加了他使用神識的樂趣。

如果劉十三知道別的修真者,把神識修煉僅次於功法修煉,他肯定會大呼吃虧,罵破鈴鐺誤人。

如果對修真者來說,法力是動力,神識就是控制器,不論是施法,還是寶物拼鬥,靈物攻擊,都是需要神識來操作的。

在南疆轉了大半圈了,一直沒有發現較大的苗寨,最後四人決定走省道,甚至洲道,雲南省地方政府不是縣而是自治州。

天龍在進入餘華彝族自治州後,直接將車開上了自己所熟悉的一條小道,這完全是下意識的,並沒有跟劉十三他們商量。

天龍十年前從這裡進的山,也是從這裡逃出來的,第二次進山已經是加入秘密部隊了,跟著龍組雲南支部成員前來的。

這次有劉十三作陪,正好劉十三也是想見識見識蠱術,他由於簽過保密協議,所以不能對外透漏的。

保密協議內容是不能透漏服役部隊的任何資訊,不能透漏跟自己合作過的其他單位資訊和自己所執行過的各種任務資訊。

在這裡執行任務已經過去十年了,只是去看看當年那個苗寨,不跟自己師傅透漏在這裡執行過任務,應該不算違反協議。

隨著車的前行,劉十三就已經發現了天狼的異樣,因為這裡的山路已經不是公路了,而是真正的山路,僅容一輛車透過。

在車還沒有到達苗寨的時候,劉十三已經知道了這個苗寨叫布塔寨,他的方位還有多遠,並且知道了有多少人。

“停車!就這裡”劉十三叫天龍停了車輛,劉十三發現車繼續往上的話,就倒不回來了,上下也就這裡勉強可以調頭。

天龍繼續揹包,趙雅玲和唐亞妮依舊是隻負責自己的相機,劉十三跟在她倆後面,天龍跟在最後面。

這裡距離布塔苗寨直線距離還有五百米,但是劉十三知道,在山裡直線距離不作數的,彎彎曲曲得有幾倍。

這條山路是石質的青石路,中間低兩邊高,這中間明顯的是無數個歲月,布塔山寨裡的居民上山下山踩出來的。

可見這個山寨最少也有上千年曆史了,甚至更久遠,左邊是一望無邊的竹林,右邊也是一望無邊的竹林。

劉十三倒想起一個地方,那就是紫竹林,如果將這裡的柱子染成紫色,估計就能跟傳說中觀世音菩薩的紫竹林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