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高原,屬於黃土高原的南緣,關中平原的北坡,被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夾著的一道東西走向的狹長地帶。

旬縣就是這渭北五縣中的一個,屬於最北邊的一個縣,已經靠近甘肅地界了。

“咣”非常沉悶的一聲響!

在這寂靜的黑夜裡顯的非常的響!足足有半個小時,才從牆角閃出一個黑影來,將頭探出樓梯口,然後側耳仔細聽。

蹲在牆角已經聽了半個小時,似乎還是不放心,在樓梯口又足足等待了半個小時,黑影這才反身回到了剛才發出聲響的地方。

黑影所在的地方,是鎮中學一所教學樓的三層東北角,被砸開窗戶的教室是鎮中學的圖書館。

黑影叫劉十三,是鎮中學八年級的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喜歡看課外書,學習成績相當一般。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了學校圖書館裡有很多課外書的訊息,他就一直琢磨著怎麼搞到手。

放了暑假以後,他有事沒事就來學校溜達,學校裡幾個人值班,都什麼時候出來巡邏,他摸的一清二楚。

在兩千年的時候,手機剛剛興起,還是黑疙瘩的,更別說有什麼監控裝置。

在暑假第二個月的第一週,劉十三預謀已久的計劃,就付諸行動了。

天黑的時候,劉十三騎著老式的二八加重腳踏車,後面貨架上夾著一個蛇皮袋就出了村子。

他上學的鎮中學距離村子還有一段路,在距離學校後牆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打麥場,腳踏車往麥草垛邊上一靠,拿下蛇皮袋子。

在邊上抱了兩捆玉米杆往上腳踏車上一蓋,左右繞看了兩下,這才朝著學校走去。

學校後院圍牆周圍有一圈的楊樹,這些楊樹依著牆的地方,牆都被踩出來一個又一個的小坑。

這裡是遲到或者想走捷徑的男生,進入學校最便捷的通道,劉十三就是閉著眼睛,也能把這牆周圍的幾個翻牆點給找到,並且翻過去。

翻過牆後是一個大操場,這個操場很大,小學的時候,劉十三就認為小學的操場已經很大了,體育老師曾經把一個假手榴彈扔了五十米。

也就是從操場這一頭扔到了那一頭,這在小學最後的幾年,一直在劉十三的心目中是不可逾越的距離。

而到了初一,也就是七年級的時候,他才發現,這個新學校的操場原來是如此的大,大到他跑一圈就會累的氣喘吁吁的地步。

緊挨著圍牆的一溜瓦房,最靠牆邊的是劉十三班主任的宿舍,上六年級發校服的時候,他就是在這裡領的。

一身校服九十六塊錢,這是劉十三上學以來見過的最大一筆錢,學費才七十二塊,包括了書本費,學雜費,還有兩塊錢的班費。

學校教學樓和操場之間一共隔著三排留作,一共一百二十四間大瓦房。

這裡住著學校絕大多數的老師,還有水房,體育器材室等地方,體育器材室的隔壁房子,就住著看門的一位老師。

學校也沒什麼值錢的,不過這個體育器材室裡的籃球,足球這些東西,對於渭北高原,這個偏遠的小鎮來說,還屬於稀罕物件。

所以學校即就是在暑假也配了人專職看管,當然也兼職看管學校的其他物品和設施。

劉十三經過這個院的時候,儘量的小心,因為看守這裡的體育老師,很厲害,而且還是個女體育老師,跟她男朋友住一起。

曾經有人在學校找事,被這個女體育老師一個人打倒了四個,她也是劉十三第一個所崇拜的偶像。

教學樓一共是三處,兩個入口,入口處都有鐵閘門,對於已經裝備周全的劉十三來說,這一切都不是難事。

劉十三將蛇皮袋子挽成一個疙瘩,扔到了二樓的過道里,然後就開始著手進入鐵閘門的問題。

這種教學樓屬於單體,樓道就在正面,也就是一般常見的教學樓模式。

鐵閘門不是那種上下拉的,而是左右推的伸縮門,在西邊的鐵閘門上方,有天天向上四個字。

上字的固定處少一塊橫鐵條,劉十三踩著推拉門的格擋,然後將上字的一橫給扳直了,然後就空出來沒有橫鐵條方格。

劉十三的教室就在二樓,這個地方他走過一年,對這個門特別熟悉,這個橫鐵條是在安裝門的時候,就已經掉了的。